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題目:父母忙工作,孩子遲緩風險恐大幅攀升!
主持人:常玉慧
來賓: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桃園發展中心主任黃昀綺、心路基金會組織發展部研發專員鍾榕榕


爸媽幫太多 幼兒易發展遲緩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別再相信「大隻雞慢啼」,當心家中幼兒是否出現發展遲緩現象。心路基金會提醒,不少雙薪家庭父母為了趕時間,直接替幼兒代勞生活大小事,可能會造成孩童發展遲緩。

0到3歲是黃金治療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0到6歲學齡前兒童遲緩兒比例約佔一般兒童的6%。心路基金會服務總督導林麗英指出,台灣沒有強制通報遲緩兒的規定,導致通報比率明顯偏低,容易錯過0到3歲的黃金治療期。

林麗英表示,幼兒的「生長正常」不等於「發展正常」,即使腦部生長正常,還是可能出現語言、專注力發展遲緩現象。現代父母忙於工作,孩子交由祖父母或外傭保母照顧,家長難以盡到把關職責。

林麗英指出,兒童發展遲緩除了先天生理因素外,缺乏後天環境刺激也是關鍵因素。一般幼兒會學習穿鞋子、自行進食,許多父母為了搶時間,選擇幫孩子代勞,久而久之,造成孩子身心發展比別人慢半拍。

根據內政部98年度資料統計,台灣目前接受早期療育通報案例有16,167人,其中僅6,103名個案是在0到3歲黃金療育期內被發現,顯見家長或幼兒照顧者對於孩童發展遲緩的判斷力明顯不足。

林麗英表示,只要接受早期療育,幼童發展遲緩現象可能減輕甚至免除。她舉例,父母帶子女做壽司的活動,可讓幼兒練習手部的精細動作,學會分辨海苔、米飯等食材的顏色形狀,更可練習自行進食。

曾經是遲緩兒母親的陳思潔,幼教背景出身,當她發現女兒在1歲多時的發展比一般同齡幼兒緩慢,趕緊向婦幼醫院尋求協助。診斷出女兒有語言發展障礙,2歲時將女兒送往心路基金會接受早期治療。

早治療 成長不受影響

陳思潔表示,目前女兒就讀小學普通班三年級,平時表現和一般學童無異。陳思潔笑稱,老師在成績單上給的評語是:「話少一點會更好。」
除了發現率偏低與相關資訊不足,林麗英表示,幼童從疑似出現發展遲緩現象到醫療院所評估確定,需要3至6個月的過程。偏鄉因醫療資源不足,是造成遲緩兒難以接受早期療育原因。

為幫助父母及早發現幼兒遲緩,心路基金會推出新版「幼兒發展網站」,家長只要簡單輸入家中幼兒年齡,依據孩童現況回答問題,系統便可在短短幾分鐘內評估幼兒在動作、語言、認知、生活自理、社會互動等領域應有表現。

檢測完畢後,系統將提供家長整體檢測報告,針對幼兒落後選項提供生活療育策略。林麗英提醒,早期療育不是把孩子送往醫院哭半小時就算,家長如果能從生活中給予適當刺激,越接近幼兒生活情境,反而能有越好的效果。

除了提供檢測建議之外,網站也設有家長育兒討論區,集合各種育兒常見問題,如「2歲孩子只會叫爸爸媽媽正不正常」「孩子老是自己玩,有可能是自閉症嗎?」等,由專家替家長解惑。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訪談題綱:


請問黃昀綺主任:
1.現代父母習慣代勞,無意間造成孩子學習機會被剝奪,這是發展遲緩的風險因子之ㄧ嗎?
2.台灣目前接受早期療育通報案例有16,167人,其中僅6,103名個案是在0到3歲黃金療育期內被發現,顯見家長或幼兒照顧者對於孩童發展遲緩的判斷力明顯不足。如何提升家長此一方面智能?
3.你工作中最常見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須改進的觀念?

請問鐘榕容專員:
1.請介紹心路基金會?
2.心路基金會與保德信人壽合作推出全台第一個預防遲緩之專業療育網站,為何推出這樣的網站?有何功能?如何使用?
3.心路近期的早療服務方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