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題目:關懷目睹家暴兒少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台東國小老師余兆娟


婦女救援基金會 康淑華提供

誰是目睹家暴兒少

關於目睹兒,窄義來說,指的是十八歲以下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的孩子,廣義則泛指處在暴力家庭中的孩子 (children exposed to family violence)。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98年全國家庭暴力通報件數為83,728件(平均每天229件),在這些家庭中,潛藏著一群目睹暴力的孩子,亟需社會的關懷。

目前『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對於需受協助的目睹兒少定義模糊,也因此,在實務來說,目睹兒少除非合併兒保議題,一般家庭暴力兒保服務不會針對目睹暴力兒少予以服務;在婚暴婦女保護服務上,以婦女為主體的保護工作易忽略兒少的需求,往往在資源不足下也無法對目睹兒少提供進一步的服務,也因此導致在目睹兒少的服務上,相關資源是非常缺乏的。
   
目睹家暴兒少的需求

國內外研究指出,兒童目睹婚姻暴力的過程對其生理、心理、行為、情緒、人際關係、及自我概念等方面會產生嚴重的創傷,影響其健全成長與發展,其所經歷的心理歷程與直接受暴的心理歷程是相似的,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情緒與行為問題,而整個家庭的變動也會造成兒童生活適應的困難,並對其身心發展有負面的影響。此外,孩子也容易因目睹家暴而習得加害者及受暴者的行為模式,造成暴力的代間循環(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成為下一個施暴者或受暴者)。

從本會的實務服務經驗中,我們整理出目睹兒少的四大發展危機,包括身心發展危機、家庭照顧功能不足、學校適應問題、兒童出庭問題等。
(1)身心發展危機: 包括生理症狀(過動傾向、發展遲緩等)、對暴力的錯誤認知(合理化暴力的使用、暴力是唯一解決衝突的方式等)、情緒困擾(沒有大人可以協助教導如何辨識情緒與表達情緒)、人際社交困難(信任感低、自我價值感低)及其他身心徵狀。
(2)家庭照顧功能不足的危機:在家暴家庭中,兒童的成長需求常被疏忽或被不當的情緒虐待及管教。即使受暴婦女離開施暴者,仍必須面臨經濟與親職壓力、受到暴力威脅而無法照顧子女需求,或者因為親友資源缺乏或親友態度不支持,而影響其與子女的互動。
(3)學校適應危機:包括親人會不定時到校探視或騷擾兒童、家庭風暴不斷或常常轉學而導致學習落後或停滯現象、家庭內秩序經常性混亂而導致缺乏情緒表達及人際互動的正向學習經驗,因此在適應學校大環境上出現困難,也因而無法遵守一般性規則而被師長處罰、被同儕孤立。
(4)官司訴訟及出庭危機:包括父母親雙方處在官司訴訟階段,往往會擔心被子女背叛,因此兒童得面臨父母親不斷地考驗其忠誠度;加上兒童對法院情境的陌生及擔心父母親或自己受罰,兒童此階段會出現較明顯的焦慮及複雜情緒。

上述發現皆顯示目睹家暴兒少的處境急需專業資源及早介入協助,減低目睹創傷對其身心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並預防暴力關係的複製所增加的社會成本。

協助目睹兒少邁向復原之路

國內外研究指出,目睹家暴的孩子可以透過增強他們的復原因子,邁向復原之路。復原因子包括:自我內在資源(可以正向思考、有良好的興趣、信仰、心智成熟等)、家庭支持系統(與照顧者的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系統(學校及社區)。也因此,在目睹兒少的關懷工作上,我們透過增強上述三種復原因子,建構服務方法,幫助孩子復原。婦援會校園工作的焦點即放在建構孩子的社會支持系統,讓他們在學校獲得愛與關懷。

目睹兒少所需的專業服務
   
目睹暴力兒童少年的輔導需由個人、主要照顧者、及學校場域三方面著手;在服務提供上,可以從初級的預防宣導、次級的教育體系及社政體系介入、到三級的社政服務搭配心理復建治療。

台灣的社福機構對目睹兒的服務,多以二級及三級預防工作為主,包括社工服務、心理諮商,針對的是問題已發生以及問題嚴重需要社工介入的孩子。初級預防(如婦援會的校園工作)則是希望在問題還沒發生或是剛發生時即立刻介入,而不要等問題嚴重才處理,這也是近幾年國外家暴服務的一個新走向:與其在問題發生後補救,應該在問題還沒發生前即去預防,目前國內在這一塊仍在發展中。

婦女救援基金會的校園工作

從實務發現,如要積極預防目睹家暴兒童受到更多暴力的侵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介入環境的干預,而除干預兒童的家庭系統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場域便是學校系統,目睹家暴兒童如能在學校獲得正向的人際互動與學習經驗,可以減輕從家庭中所累積的壓力與創傷,也因此,教師在目睹兒童的輔導上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資料來源:婦女救援基金會網站http://www.twrf.org.tw/chinese/index1.asp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訪談大綱:

婦援會康淑華執行長:

1.可否告訴聽眾什麼是目睹兒,目睹家暴對兒童會造成什麼影響?
2.婦援會除了提供目睹兒的個案服務外,為什麼會特別強調目睹兒預防教育這一塊?
3.是什麼樣的機緣開啟了婦援會在台東進行目睹兒種子教師的培力工作?
4.在和學校老師接觸的過程中,老師對目睹兒預防教育的議題及教案內容有什麼評價?
5.學校老師能在目睹兒議題或家暴預防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6.除了老師,家長是否也能在本議題上貢獻一些力量?請建議

興隆國小余兆娟老師:

1.在參與目睹兒種子教師的培力後,您自己對家暴預防工作有什麼樣的想法?
2.有感於家庭暴力案件或學校霸凌事件的增加,學校老師如何與學生溝通任何形式的暴力問題?
3.管教與暴力的分寸如何拿捏?學生犯錯要不要適度體罰,體罰算不算是對學生施加的一種暴力?
4.目睹兒實驗性教案這套課程在進行過程中,學生的反應如何?是否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例子可以和聽眾朋友分享?
5.學校老師應該如何在班上協助目睹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