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題目:旅行,是最好的教養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作家沈佳慧

走出書本裡的道德教條,收起令人反胃的碎碎念,
揹起行囊,和孩子一起在旅行中用心體驗,
你會驚覺──「默然無聲」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最好的環境;
只要對孩子能有所啟發,教育可以無限延伸到任何場景。

以探險式的背包客行旅,和孩子一起走向未知,
是要孩子別迷失在教科書裡,忘了更重要的事。
當孩子用自己的雙腳走出去、用自己的雙眼看世界,
所帶走的紀念品,將會是一輩子都受用的無形資產。

美國小兒科學會研究指出:多元的玩耍方式,是孩子健康成長之所需。
生物心理學實驗也揭示:環境越豐富,玩得越充分,大腦發育就越好。
越來越多的父母,體認到帶孩子出遊的重要……

Monica說:「帶著孩子出遠門,不需要多大的本事,也不一定要花大錢,多點任性和相信,就能享受親子同遊的美好。」

本書特色

.移動式教養:教養只能發生在家裡?本書帶你找到全新親子互動模式。
.小K的旅行註解:小小孩難旅行?聽聽5歲開始當背包客的孩子怎麼說。
.教你出國玩不必花大錢:B&B、自炊…邊旅行邊生活,體驗豐富又省錢。

本書重點

.一談到旅行,孩子就成了包袱?
父母該讓孩子明白:份內的事就該學著自己去做好,也許不一定可以馬上駕輕就熟,但是只要是自己可以做的,就不要讓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當孩子想要為自己負責的時候,我們就該給他機會,錯過了時機,將來矯正就得花更大的力氣與時間了。

.旅行,非得要出國?
雖然,在本書中所分享的是我們與孩子在歐洲旅行的經驗,但是我更想告訴父母們,只要你願意陪著孩子,帶著新奇的眼光走出屋子,到外頭去遊歷,哪怕只是住家附近一棟不起眼的建築,潛移默化的教養都會發生。

.花大錢,才能出國旅行?
很多支出其實都是非必要的!我們第一次當背包客時,積蓄只有出、沒有進,加上大不列顛生活的消費高,真可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於是我們在生活中拼命想辦法節省開支。旅行的預算一減再減,能住民宿絕不住旅館;能在淡季旅行,就絕不在旺季出發;有路邊攤、可以自炊或野餐,就盡量不進餐廳消費。爸媽帶著孩子當起背包客,有點瘋狂,也有點自找麻煩,但是這種非享樂式的旅行,能激發探索未知的熱情,不但當大人的自己樂在其中,更能啟動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玩過一次之後,就會上癮,無法自拔的每年都想去!

.旅行&人格養成的關係是?

帶孩子去旅行,並不是認為孩子可以不用學習,光是到處玩耍,而是希望把教育延伸到任何場景,別讓孩子在教科書和補習中迷失自己。從旅行的各種觀察當中,向別人學習待人處事之道;與來自不同背景的異國朋友的相處中,練習包容與尊重;和小動物美麗的邂逅,認識不同物種的生存智慧,從而懂得更加尊重生命……。這一切,無須扮演陪伴者的我們多言,孩子自然就能獲得最真實的體驗,並受到無形的影響。

藉由旅行,帶給孩子有別於「耳提面命」的學習方式,為他營造情境,讓他有多一些面對不同考驗與人格養成的機會。

資料來源: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200111874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訪問大綱:

1. 您對「全家(親子)一起去旅行」這件事的看法為何?為什麼會和「最佳教養」一事相連結?
2.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太小就帶去旅行不具備效益,您的看法如何?從孩子幾歲開始便可幫忙整理行李?
3. 在旅途中可以學習的面向有那些,請分門別類說明?可否舉一些事例說明旅遊途中的愉快學習經驗?
4. 遊樂園?背包客?火車遊?自然體驗?如何玩才不偏食?
5. 如何規畫一趟旅遊:應注意那些事?如何由近而遠?如何由短天到長期?如何不玩壞味口?
6. 其他:爸爸的參與是否很重要?回台灣之後如何繼續維持共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