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7月14日

主題:如何教孩子看世界與解決問題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黃孫權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曾創立《破週報》並任總編輯多年

 

除非我們尋找美麗

狂飆年代以後,誰大開誰的眼界?


  如果曾有噪音,也離反抗甚遠。

  《破週報》總編輯黃孫權‧思想格鬥者──
  最具衝擊性觀看世界的方式。

  在黃色小鴨消氣之後。在偽眷村趕走老眷村之後。在台北好好看的句點之後。在房價再創新高之後。在藝術成為資本主義的前衛部隊之後。在學運的火種點燃之後。

  除非我們尋找美麗,否則無法面對羞辱。

  黃孫權是前《破週報》總編輯,當代最富行動力的藝術文化評論者。他以社會批判的角度切入,藉由最貼近生活的議題,揭開不痛不癢的文化假面;他以專注熱切的眼神,注視島國經濟大夢底下,權力的集中與移轉、勞工移民的悲歌與希望。

  身為藝術行動者,他以清晰的視野,對新自由主義影響下的台灣提出深刻反思,評論範圍橫跨建築、媒體、社運、藝術,與大眾流行現象。在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今日,他批判純藝術的無效性,強調行動的重要,唯有以行動代替姿態,才能抵達「燕子之城」,才能打破階級,甚至世間的冷漠絕望。

  ──在〈我們一起愛(或恨)大黃鴨,只是因為我們害怕羞恥〉裡,看流行如何根除我們的羞恥感。

  ──在〈包租婆之島〉中,台灣近年看似繁榮的文化嘉年華,實則僅是包租婆。

  ──在〈好文化就是好生意?〉中,戳破台灣文創大夢,夢裡只是修辭學展演。

 

黃孫權

  現為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1994年創立台灣唯一另類文化刊物《破週報》,並擔任總編輯至2014年3月停刊為止。曾於香港與中國美院客座,台灣多所藝術大學兼課。1997年擔任反對市政府推土機─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總召,《我們家在康樂里》紀錄片於國內外影展與藝術展展出。參與多項社會運動,包含2000年寶藏巖的「弱勢社區博覽會」,2003年的反戰運動,2005年香港的反WTO部長級會議、2004-2005樂生等等。2004年創立台灣部落格(twblog.net),曾為全台灣最具有影響力的部落格媒體,同年並創立台灣獨立媒體中心(tw.indymedia.org),成為全球120個城市的全球獨立媒體中心網絡之一。近年開始從事策展與藝術創作等工作,在高雄成立「搗蛋藝術基地」,作品曾於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高美館等地展出,以及策劃台灣最早的「藝術進入社區」《寶藏巖GAPP》(2003-2004)計畫,《跨域雙城展》,《覹空間》、高美館的《侯淑姿個展──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高雄點唱機》,高雄勞工博物館《跨國候鳥在台灣》等。著有《綠色推土機》,譯有《自己幹文化──英國九零年代的派對與革命》,編有多本著作,其評論文章常於兩岸三地重要的媒體上發表。為橫跨建築、媒體、社會運動與藝術的藝行者(artivist)。

 

<訪問大綱>

1.老師當初為何會從城鄉研究所博士生「跨界」擔任媒體總編輯?之是何因緣又「跨界」藝術領域成為知名(或說「犀利」)的藝術評論家?

2.大多數的人一生能把一個領域摸熟已屬難事,您如何能夠一再跨界,並培養出深厚的底蘊足以展現評論(或抗爭)的角度和深度?

3. 如何才能從基本能力出發然後形成「跨領域」能力?可否舉例說明?或可否建議自我學習的步驟?

4. 您是否從小凡事都有觀點?在旁人眼中,是否不太「聽話」?

5. 可否舉您新書中的篇章,帶領大家練習如何看問題?

6.一般人通常害怕評論別人,也不希望被評論,除了怕破壞關係,也怕沒面子,您對「評論」一事的看法如何?

7.現代人是否應具備「評論」的能力?您看現代青年的評論能力是否還有需要改進或加強之處?

 

線上收聽: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