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社企流

日期:2014年9月18日

主題:學與業系列<四>企業相對論—好的同伴與規則

主持人:常玉慧

來賓:林以涵  社企流創辦人兼總編輯

 

社會企業                          ----資料來源:社企流

社會企業的定義

近年來,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與社會創業 (Social Entrepreneurship)在全球蔚為風潮,形成了一場新的公民自覺與自發的運動,不但模糊了社會與企業的界限、轉化了非營利組織的思維,甚至改變了政府的公共政策。

社會企業在國際間(尤其是英、美、南亞等國家)已被證明為一個可擴張與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更提升了社會公益組織的財務自主性。當今主流意見領袖紛紛提出反思, 諸如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創造性資本主義(Creative Capitalism)、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等,都說明了社會與企業不再是兩條陌生的平行線,世界正在改變當中!

什麼是「社會企業」?廣義而言,「社會企業」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例如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服務、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採購弱勢或邊緣族群提供的產品/服務等。其組織可以以營利公司或非營利組織之型態存在,並且有營收與盈餘。其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繼續解決該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

不過每個國家、組織、或個人對「社會企業」此概念的定義與解讀,都不完全相同,也因為與其他產業比起來,「社會企業」仍是個新興領域,更具體的定義應是由在此領域中的實務工作者們所共同且持續塑造、補充與調整的。因此,社企流也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國內外組織對此概念的定義如下,讓大家做為參考。

Grameen 創意實驗室

孟加拉格拉明銀行(Grameen Bank,常被稱為窮人銀行)創辦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2011年成立了Grameen創意實驗室,將他的影響力深汲到社會企業育成面。Grameen創意實驗室認為社會企業結合了傳統企業的競爭與社會公益的創造,運用商業手段使得組織能夠自給自足、永續發展,以達到組織欲極大化其社會與環境影響力之目的。

(未完,全文閱讀)

 

 

社企流 林以涵:從當下能做的開始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聯合大講堂今天開講,上午以「公益公義」為主題,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分享經驗說,從事社會企業,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很多人都把第一步想得太遠太難,大家應把握眼前機會,從當下能做的開始。

林以涵在2012年創辦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網站已有100萬訪客,辦了30場活動,有4000多人參與。2013年獲選遠見雜誌100位平民英雄榜,是經貿國是會議最年輕顧問。

林以涵表示,政大公共行政學系畢業後,到美國念研究所,在一家獨立顧問公司打工,接觸到社會企業。畢業後決定回台灣,跟老闆辭職,老闆說她回台一樣可以繼續為公司工作,她一頭栽進社會企業領域。

她表示,她下午、晚上處理公司工作,上午做自己的事,國內很缺乏華文社會企業相關資訊,覺得自己可以做,就決定設立網站平台。很多人有了點子,因為怕被笑或是被偷走,不願告訴別人,但分享是很重要的,她把想法告訴朋友,很多人第一時間就表達希望參與,讓她有了成功機會。

 

<訪問大綱>

1、(由宇程先說明一下社企流,以及邀請原因)暖身題:請以涵自我介紹,並說明一下為什麼想成立社企流。

2、什麼是社會企業,社會企業和一般企業,以及一般社福機構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你會想以社會企業,作為發展人生和貢獻社會的切入點?

3、我覺得「社企流」也是一個很特別的(社會)企業,請和我們說明一下,社企流為其他社會企業家提供了什麼樣的協助與服務?

4、請分享一下,你自己和你的創業同伴,各是什麼樣的專業能力背景,為什麼三位這麼年輕的人,就可以成為社會創業家的輔導角色呢?

5、社企流有接觸過的社會企業非常多,可不可以和我們分享兩到三個,很特別的社會企業,運用我們一般想不到的商品或服務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同時獲利?

6、學生從年輕的時候,可以怎麼做,來培養自己成為社會創新者、社會企業家的能力?(要就讀社會系嗎?企管系?) 請問給學生、家長、老師一些建議。

7、(兩分鐘結語) 請給聽眾朋友一個結論,今日我們可以如何看待、如何利用「企業」這樣的組織來改善社會呢?

 

線上收聽: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