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博客來

 

日期:2014年10月8日

主題:走入青春禁區──青少年心裡想什麼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莫茲婷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小心青春禁區:31則諮商室裡的故事    

----資料來源博客來

  青春期的孩子不是叛逆,他們只是需要更多關懷。
  正在長成自己價值觀的時期,難免都有碰衝的矛盾。
  不被了解,是孩子最大的痛!
  想被關心,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小月,她極渴望和同儕間有良好的互動,然而從小學到高中,小月難於融入同儕團體,小月和同儕間一直存在著「格格不入」的現象。

  小采在家中深深感受了家庭的壓力、紛爭、大人的情緒。大人將照顧自身情緒的責任擱一旁,媽媽與小孩聯合起來支撐自己受傷的情緒,而爸爸感到在家庭中的地位被排擠,經常藉由言語暴力和酒精來發洩情緒。

  小希:「老師,我告訴妳,我還有很多事情是他們不知道的,如果他們知道,肯定把我痛扁。」小希有些得意地說。

  青春期很難被管教的孩子,其實心裡都有著地雷,那種一觸即發的禁區。在這個敏感的時期,

  孩子多半面臨環境適應的問題、與家人關係的失和、與朋友處理不來的關係、對學習感到厭倦、對未來感到迷茫、與老師關係對立……等等。當孩子陷入困境時,他們當下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周遭的大人卻急於要他們承擔問題,直指他們本身就是問題。真實的情況是大人不想面對「真相」,且將無法處理的問題歸咎於孩子,以致孩子成了名符其實的「代罪羔羊」,這麼做並未解決問題,反而產生更多問題。

  莫老師發現,不被父母了解的孩子,越是在心裡打了十七、八個結,竭力想要贏得父母的關注,就會出現很多奇怪的舉措。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提醒家長,應該多了解孩子一點,多關心他們的需求,才能平穩度過這段衝撞的時期。

 

莫茲婷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合格諮商心理師,於2004年成立台灣第一家心理諮商所「格瑞思心理諮商所」,為現任諮商所所長。

  心理諮商服務二十年,接案超過上萬小時,以兒童、靑少年及家庭諮商為主要專長。面對兒童、青少年時,總是打破年齡的隔閡,活力十足,互動氣氛隨著孩子們內心的節奏起起伏伏,像是心理的魔術師!

  基隆市家庭教育中心、各縣市學生輔導中心擔任講師、帶領團體及督導。也與馬來西亞專業機構合作舉辦兒童心理師資培訓。並經常於報章雜誌,以淺白的文字分享兒童、青少年的教養觀點,同時是《聯合報》好讀周報「諮商室故事」專欄作家、《親子天下雜誌》駐站敎養專家。此外,也擔任社團法人台灣兒少生涯敎育促進會理事等,是資歷豐富的敎養諮商專業心理師。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www.mygrace.com.tw/

 

 

<訪問大綱>

1.莫老師平日的工作內容主要是什麼?

2.二十年來,在陪伴兒童及青少年一起走過充滿衝突與挫折歲月的過程,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3.媒體報導反映:青少年對人不尊重,傷人手段愈來愈兇殘,這顯示出什麼問題?

4.青少年真的很難搞嗎?是父母不了解他們,還是他們不想讓父母了解?為什麼聽不進父母師長的教導?他們心理究竟在想什麼?

5.青少年會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嗎?有沒有理想或人生目標?生命教育的扎根工作應該如何進行?

6.許多問題無法單靠諮商的力量改變,家長或老師應該從何著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線上收聽: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