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玉慧

理想的家庭生活,本該是孩子放學後,和下班的爸爸媽媽談談笑笑,一家人共享溫馨的晚餐時光,不過這種情形據說已經越來越稀有了,最近身邊的朋友不約而同反映,晚間時光不再輕鬆,反而感到極端精神壓力,來源竟是那不斷重複同樣內容的電視新聞!

最明顯的就是炒得沸沸洋洋的火車出軌案,每天如連續劇般上演不同情節,打開電視就是身穿汗衫、口嚼檳榔的嫌疑犯身影,一名妻子開玩笑說,多虧電視新聞的一窩蜂力捧,許多主婦見到嫌犯的次數,比每天見到老公的時間還多。

再加上近來第一家庭弊案連連,檢警出動調查、蒐證、約談的畫面幾乎變成家家戶戶的晚餐配菜,許多家庭對電視新聞從配菜變主客缺乏警惕,忘了家中主角是誰,每天任由新聞中的名模、誹聞案主角、自殺影星、政治貪瀆者、堂而皇之入侵晚餐後寧靜的家庭生活,家人常交談的主題,也變成最新新聞發展而非家人工作、學習的點點滴滴。輕鬆的用餐氣氛變得沉重、連番轟炸幾星期後,不少人感受觀看電視新聞不但沒有撫慰人心、減少焦慮的功能,反而覺得腦子就要爆炸了。
大人都覺得如此無奈,無時無刻甚至同一天、同一時段、多台播出相同的主題,對下一代的影響又是什麼呢?

台灣現有衛星電視頻道一百多個、24小時專業新聞頻道多台,新聞SNG轉播車近百輛,競爭早已白熱化,遷就廣告收入,在電視公司爭取收視率政策主導下,新聞報導變得一窩蜂現象,而且為衝高收視率,愈為爭議性議題愈吸引報導之動機,大部分新聞頻道,都把篇幅放在跟拍事件主角的一舉一動,出現在畫面上的訊息、人物是很多,但是有深度的報導、打動人心故事不多,又未能反映事件的全貌,容易造成閱聽人收視的窄化,進而對真實世界產生片面理解或誤解。
其實台灣的電視新聞台忽略了市場區隔性,無論兒童、青少年、婦女、銀髮族、菁英階層或農民、勞工,社區民眾都應得到他們專屬的新聞,目前一遍又一遍的追蹤報導,一次又一次的實況轉播,彷彿是讓所有人都身歷其境,實則剝奪了收視人們的時間與自由。

要在有限時間內做出高品質且多元化的新聞內容當然不簡單,不過專業新聞人的專業與否也就在此顯現,否則如同擁有Window  XP 的功能,卻只用來打線上遊戲,不能促進社會進步,等同資源與腦力的浪擲。

有一些家長已不再坐視忍受上述現象,開始使用機上盒主動選擇他們所要收看的新聞台,或者根本關機消極抵抗,還給家庭一份寧靜,也有不少家庭甚至選擇沒有電視;除了這樣的應對方法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幫孩子解讀電視新聞的來龍去脈,在一回又一回新聞節目大車拼的過程中,了解新聞事件真正的內涵,平常最好避免電視配晚餐,讓不熟識的新聞人物,一躍成為你家的主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