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題目:知識經濟人才培育與教育產業
主持人:常玉慧
來賓: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


台灣工業與經濟發展已由60年代傳統的勞力密集、資本密集至80年代的技術密集,進至二十一世紀更已轉為以知識與創意為主的知識密集時代,因此其生產、傳遞、應用等產業概念和結構,均已有急劇的改變。知識與創意已然成為促進經濟成長、創造財富與提供工作機會的主要產業,因而知識經濟型態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經濟型態,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人才培育概念,更成為未來國家發展的政策重點。

而衡諸世界各先進國家均早已進入一個以知識為本的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體系,舉凡「學習經濟」(learning economy)或「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均說明了此種經濟比過去更仰賴於知識的生產、分配及其利用。1996 年「經濟開發暨合作組織」(OECD)公布「以知識為本的經濟」的報告書,更明確地指出知識經濟乃是當前之經濟發展趨勢與特徵,而且確認了知識與科技在經濟活動上的重要性。

另依據David Skyrme Associates的觀點,知識經濟與傳統經濟有如下的重要差異:第一、知識經濟已經不是稀有(scarcity)的經濟學,而是豐富(abundance)的經濟學。不像大多數的資源會被使用耗盡,資訊和知識可以被分享,而且事實上知識是透過應用而持續成長。第二、位置的影響(effect of location)已漸弱。使用足夠的科技和方法,可以創造出虛擬市場(virtual marketplaces)和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s)。第三、擁有提供知識的產品或服務可贏得價格額外費用,超越了相類似但擁有較少知識或知識密度之產品。第四、價格和價值高度取決於脈絡。因此相同的資訊或知識對不同時間的人員會有非常不同的價值。第五、人力資本—能力(competencies)成為以知識為本的組織之重要價值成分。因此,從產業的角度而言,具有知識取向之產品,將較諸傳統工業更優質、更精緻,而如何將此「知識」的元素充分運用與融入教育的歷程中,使教育的品質更趨精緻、更為優質,實亦為未來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與思考的重要課題。

由於知識經濟時代著重在以知識作為主要資源,「知識」資本存量將是決定一個人、一個國家或產業未來競爭力之重要決定因素。擁有知識的人便能創造並擁有財富,因此創造及運用知識的技術將成為競爭的關鍵。其中知識可分為兩類:一是「顯性(articulated)知識」:可透過語言、形諸文字或圖表,或藉由媒體加以傳播的事實、原理或法則,使他人可盡力擷取與吸收,而與原創者並駕齊驅,較不具排他性,在資訊技術的應用下可快速廣為擴散;一是「隱性(tacit)知識」:較難以言喻或符碼化,包含運用知識的作法與竅門,以及擁有具相關知識的人脈等,由於它附著於人或組織,因此即使有便利的資訊科技企圖擴散,範圍也將有限,而具有某種程度的可排他性,惟透過相當的互動,隱性知識仍可相當程度地被分享與擴散。惟不論是顯性或隱性知識,在高科技及數位化時代中,個人的優勢取決於利用資訊科技所做的「知識分享與擴散」,以強化、深化個人或團體的資源,進而產生創新、創造及靈活應用知識的成效。

綜前所述,以知識為本的經濟已改變全球的經濟發展型態,知識已成為提升競爭力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與高度應用,世界各國的產出、投資與就業已轉向知識密集產業。知識的創造、創新、處理、傳播、有效運用與持續累積均是發展知識經濟的最重要資源,而大學教育的教學、研究與服務三項功能即是知識的累積與傳播,研發產出的知識與技術可提供企業技術諮詢與服務,因此大學教育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世界各國為培育知識經濟時代所需的專業人才,有效提升國家競爭力,莫不積極致力提升教育品質。美國教育部率先提出「國家教育科技計畫」、新加坡則推出「教育科技資訊總藍圖」、日本文部省以「資訊教育立國」為千禧年大計畫打基礎。至於我國政府則為配合知識經濟發展,民國89年研訂「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並召開全國知識經濟會議,據以推動知識經濟發展。同時各部會亦配合研訂各項方案與計畫,分別提出「產業人力套案」、「重點人才整體培育及運用規劃」、「重要特色領域人才培育改進計畫」、「獎勵大學卓越教學計畫」。

然而我國大學教育體系在學校經營策略方面,仍然面臨:大學經營過度受評鑑指標影響、教育實務須充分符應知識經濟人才培育之需求、財務困境使大學難以充分發揮理想、大學教研能量與產業實務之結合仍須強化等問題;學生基礎能力方面則是大學教育的基礎能力訓練與職場需求未全面相符;在學科領域方面則是面臨:大學校院系所設置、課程內涵須即時納入產業最新發展、學生創新與再學習能力不足、學校創新教學與教育創新的積極性不夠等問題;在產學合作方面面臨:學校的研究應針對企業需求進行佈局、學校所培育的高級研發人才未能為業界所用等問題;教學實務方面則面臨:「教師本位」現象有待克服;另因應知識經濟發展實務,智慧財產權觀念之推廣及相關專業人才培育問題尤為要緊。

本中心議題之規劃,特別著重以知識經濟為主軸,以創新發展、精緻品質為目標,同時兼顧教育提升與社會公義,追求教育與國家社會的永續發展。因此,乃提出「因應知識經濟發展的學校經營策略」、「因應知識經濟發展的學生基礎能力」、「因應知識經濟發展調整學科領域」、「落實知識加值與產學合作」、「以成果導向模式提升教學品質」及「智財管理強化與人才培育」等六項子議題,各子議題並分別依「現況說明」、「問題分析」及「發展策略」三項,提出初步之論述;期望社會各界關心教育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的熱心人士及教育界先進,能針對「知識經濟人才培育與教育產業」中心議題提供卓見,各項子議題的相關資料分述如次。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訪談題綱:


1.國內公私立大學近年爭取及重視世界排名,對於大學教育的衝擊是什麼?
2.期待短期爭取排名之同時,如何兼顧長期整體發展並顧及教育品質?
3.您常與大學生相處及教學,目前台灣大學生最缺乏的能力為何?如何教導他們擁有這些能力?
4.如何將智慧財產的種子種在高中大學及研究生心中?學校政府須如何配合?
5.目前大學院校在評鑑部份付出人事物力是否達到應有效果與目標?
6.如根據各校資源建立學校特色並發展?
7.對八月底全國教育會議之期待.
8.身為大學校長,最想與家長分享的一段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