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圖片來源:耿婕容部落格

日期:2014年10月8日

主題:在極地世界學習大自然的智慧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耿婕容  極地達人、著作《戀戀南極》、《極境光年》,出入30多次

 

世界之頂 北極行                         ----資料來源:人間福報

 

每年七、八月,是北極地區全年中最適合前往旅遊的季節。置身地球頂端一片銀色世界,看著眼前的冰山、冰河、冰谷、冰雪、冰晶……,耳邊彷彿聽見佛陀音聲在大自然中迴盪。

此趟前往北極之前,曾到佛光山參訪佛陀紀念館,當時抽到的大佛法語是:「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宋.蘇東坡)

因為工作之故經常前往極地,此次北極行,已經數不清是第十幾趟了!但當晚,只覺佛陀音聲在大自然中,而生滅潺潺的流水聲,似是佛陀廣長舌的音聲,青青山嵐也是佛陀清淨的法身。

其實,每一次前往極地,都會有一些新的體會與感受;雖然對我而言,極地是我熟悉的地方,也因為如此,我非常關心這個地方的改變,常會和同船的生態環境專家請教,畢竟,極地以其寬容的胸襟包容了我們的前來,我們必須以更關心愛護這片地方的心情來回報。

我衷心建議未來打算前往,或有計畫前往極地的朋友,一定要抱持一顆學習及謙卑的心,來「體會」極地的偉大,更期盼去過極地回來的朋友,能更關心我們的周遭及自然環境,因為唯有大自然的包容,人們才能看到、體會到、記錄下這些美景,有目前舒適的生活,心靈也更為飽滿。

與北極熊的  另類接觸

在攝影技術及數位相機發達的今天,人們總是習慣以更快速的方式,記錄下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在極地,卻有人選擇用畫筆和紙,記錄下人文生活藝術。眼前一位畫家,發現心動的景色,立刻拿出他的畫筆和畫冊,選擇一個可以坐下的地方,默默描繪那幅景色。

雖然畫家有些沉默,行動也不若年輕人靈敏,但是充滿歲月痕跡的臉上,在作畫時流露出滿足的神韻,他的畫也因為豐富的人生閱歷,簡單卻有著讓人共鳴的生命力──我想,這也許就是另一種讓人沉醉的極地體驗吧!

北極狐難得現蹤跡

體會變幻無常的北極,或許是驚喜,或者是遺憾,但最重要的,這也是一種學習。

也許前一刻,我們正被一陣冰雪風暴吹襲,甚至看不清前方,但下一刻鐘露臉的太陽,似乎要給我們驚喜般的將陽光灑在地上,之前的陰霾一掃而空,這就是極地。不只天氣如此,北極的動物也是。

就像北緯八十度的行程中,能夠見到北極狐的身影,在雪地中飛快掠影而過,是行程中最大的的驚喜,因為北極狐生性怕生、緊張,就算我這北極常客,也非常難得一見;相反的,以往行程中屢屢可見的馴鹿,這回卻因寒風冰雪肆虐,反而不見身影,頂多只見到馴鹿的腳印,讓人感到些許遺憾。

與「原住民」相見歡

對於北極而言,人類的身分是「訪客」,而白色健壯的北極熊,則猶如當地「原住民」,也因為「人」很少出現在牠們的眼前,從牠們的動作行為舉止,可以感受到他們同樣對人類有著相當的好奇心。

這一次,我們相當幸運的,可以倚在船邊近距離仔細端詳一隻北極熊的一舉一動,那歡愉激動的心情簡直不亞於中大獎;但這個機緣也許還帶著這隻北極熊本身的好奇,因為當牠發現我們時,也是從遠方穿越冰原走過來,一直走到船邊張望著我們。

當我們的船隻緩緩離開時,竟然看到牠在岸邊頻頻回首看著我們,當時的心情真的非常激動又帶些不捨──沒有人知道下一次我們和牠是否還有會面的機會,但是這一次短暫的眼神交流,已經讓我在心中的一角,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立於冰原更顯渺小

其實人生不也是如此?如果能夠珍惜當下,就如同看到頻頻回首的北極熊,對變幻無常的北極,不也是一種學習與成長嗎?

在俗世,我們太相信自己眼見為憑;在極地,我們必須學習用心體會。在俗世,我們看到的是人的自大;在極地,我們感受到的是人的渺小。

人站在冰上,親身體會,才知道北極也有透徹如水的冰;比肩而立,感受到你我間的壓力,寬心遠望,才發現在北極無邊白靄大地,我們只如微不足道的一片冰。在北極,讓我學習到如何用心感受、細心體會!

植物展現生命之歌

如果生命是一首歌,那麼在北極酷寒環境中仍展現動人生命力的花朵,必定是一首能扣人心弦的好歌曲。

雖然,這些植物身形相當幼小,沒有熱帶植物的粗枝,也沒有艷麗動人的花瓣,更沒有吸引蜜蜂蝴蝶穿梭其間的香氣,但是當我第一次在北極親眼看到這些植物破土生長的景象,那種感動卻是其他各地再漂亮的植物,也難以比擬的。

是的,這些花就綻放在北極──絕大部分土地都覆蓋著冰雪的地方。所以現在,我常告訴自己,就算面對挫折,也要為自己奏出動人心弦的好歌曲,就像一朵開在北極,擁有獨特生命力的花朵。

在俗世裡,日落也許給人的感覺是白天的結束、黑夜的開始,有著漫長等待的悲惆;但在永晝的北極,日落有著更強烈感覺是馬上準備迎接黎明的開始。去過極地之後,我能以更積極的態度迎接日落及黑夜,也許就是北極給我的啟示吧!

極地的省思與感動

圓,象徵著完滿融通,沒有欠缺,也代表著事理通達;圓也是把夢想變為實現;更重要的,圓代表著一種緣分,讓我們能從遙遠的地方到這兒相會──更何況是在世界屋頂的正北極極點,大家手牽著手,圍成圓圈。

天地合一情感交流

只有在這正北極極點90度,伸出手指所指向的任何一個方向都是南方,彷彿自己已經超脫世俗,靜觀這個世界,也只有在這個點上,你能擁有如此與眾不同的體會。

親身站在那個地方、那一個時刻,你可以感受無比的感動與喜悅,頓時血液竄流,那種與天地合一,忘卻大家來自不同國家背景,也無需憂慮語言隔閡,那種共同完成偉大美夢的成就與快樂全寫在臉上,只有感覺到身旁兩邊的朋友手越握越緊、越握越緊……

放下世俗面對真我

在極地,也許可以暫時放下世俗的面具,檢視自己內心的聲音,但是也更容易讓別人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涵養及修為;這麼多趟下來,大部分有緣極地同行的人,都讓我看到、學到不少東西,但也有少部分的人,讓我覺得必須借鏡警惕。

船上無時無刻為極地行的朋友供應餐點,原本是貼心之舉,但卻發現人的貪婪心竟悄悄地油然而起,有人爭先恐後深怕吃虧少吃了一餐;有人小心翼翼貪心地捧著滿而快溢出的盤子,踉蹌地跌回座位,卻往往眼大肚小,拿過多而無法吃完,浪費了大自然恩澤的食物;有人則在拿餐時,大聲喧嘩,口沫橫飛甚至將食物拿起來聞又放回,這些也許是個人無意識的舉動,卻因自私,而忽略泱泱國民的素質及修養!

極地旅行應多珍惜

不論是時間或是金錢的考量,造成極地旅行的不易,大部分的人都相當珍惜這個機會,但是有些人認為付出了費用,就必須享有特權,就必須無所不取,就要求別人必須配合自己,殊不知這只是更顯現出自己的涵養修為低落及內心自卑與空虛。

美景印心不留垃圾

如果對氣候的變化感到無常,或者是對極地的未來感到憂心,面對極地的變化,也許我們自覺得渺小無助,但不代表著我們就無法盡一份心力。

在極地,我們必須堅持只留下美景,不留下任何垃圾,就是對極地一種關懷;離開極地,能夠將大自然的尊敬與感動轉化成為對環境的珍惜,也是對大地的一種關懷。

破冰船一直是西伯利亞北部海岸運補船隻的前導艦,主要是為突破厚達數公尺的冰層開出航道,需要有強大的核子動力作為後盾,方可運輸居住於西伯利亞居民每年的日常所需,而正北極極點之旅始自蘇聯解體前後,藉由帶領旅客極地之旅,讓旅客能將心比心地關懷大地。

以大心量關懷極地

在每一次正北極極點行程中,船上都會舉辦一場拍賣會,由船方工作人員準備非常具紀念意義的紀念品,如船長的帽子、簽名的當次海圖,也許還有航程中即時的畫作、工作人員的手工品等,以拍賣叫價購買的方式籌備基金。

拍賣會的氣氛很熱烈,買到的不僅是難得的紀念品外,還包含關懷極地的心──因為這場拍賣的所得,將捐給拯救北極熊相關組織,作為極地保護所需。我相信對極地的關愛,只要有心,永遠不會嫌多……

浩瀚冰河用心觀照

所以,渺小,不代表著只能嘆息;盡心,請從身邊開始!

如同《極境光年》一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一群身形相較下渺小的旅者,佇立在寬闊浩瀚的冰河前,表達的是一份對大自然的「尊敬」。

的確,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渺小如滄海之一粟,那麼多宇宙間的真理,我們應好好的心領神會,從一切事項上洞見人生,無論是什麼聲音,都能用心觀照,有所覺悟。我並非懂得比別人多,也並非領悟得別人快,而是,我比別人多了分幸運,比別人多了幾次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我願藉此因緣再傳播給他人,與大家分享。

 

 

<訪問大綱>

1.先請您談談過去的學經歷,及為何會用非所學成為「極地達人」?共前往南北極多少次?為什麼會如此熱切的愛上南北極?

2.這幾年國人前往南北極的行程也變得熱門,以極地為主題的攝影作品也日多,為什麼?

3.很多人視極地旅遊(探索)為一生一次的壯遊,您卻去了十幾次都不厭倦,您是否在寂靜中有特殊的領悟和體會?

4.北極和南極適合前往的時間同?風光是否也有不同?那些是您印象深刻的事。

5.極地旅行的行程一般會如何規畫?會安排前往那些景點?或進行那些冰上活動?

6.是否和當地的居民互動,他們的孩子也要上學嗎?或是在家跟著父母學習?教育重點是否為努力在極地惡劣天候下想辦法存活下來?

7.前往極地除應注意身心狀況,還應有那些準備?為維護環保、愛護地球最後兩塊淨土,應避免做那些事?

 

線上收聽: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