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題目:陪伴青春少年兄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張老師台北分事所總幹事王信東


1.聆聽
  建立親子關係的最初,首先第一要務是-學會聆聽。「聆聽的過程就是一種尊重,尊重也就是信任的開始,有了信任才能建立溝通的關係。」王信東說明,許多父母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我是老大,我才有發言權」這樣的心態上,因而在言語上,甚至行動上,像是常以手指指人,都無法表現出對於孩子的尊重。
  「聆聽不代表接受,不代表意見就是一致了。」他表示,你可以不同意對方,但表現出你願意聽、願意接受, 這才有可能讓溝通進行;也才能讓對方「願意」講給你聽。

2.不再「想當年」
  台灣社會在過去20年間急遽的變化,不僅在物質面,同時也在精神面上,展現極大的不同,因而兩代的不同,常是親子間溝通短路的原因,「現代的台灣父母另一個大問題就是『想當年』!」王信東解釋,「父母要避免『想當年』,將談話重心放在當下,你與孩子一起的那當下。」王總幹事為我們解答道,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父母要去接受時代的不同,去接受孩子這一代的環境,從中去找尋親子間的共識。

3.抽離
  孩子離巢時,很多父母一時間都很難將生活的重心轉移,使得關注的焦點往往還是在與孩子的關係上,「抽離轉移,去做其他的事,忘掉不愉快,重新來調整面對,將自我的狀態調整好,再去面對與孩子之間的意見不同。」王信東提醒父母,每個人都有情緒,每個人都有盲點,當你在問題裡一直鑽牛角尖,事實上並不會有幫助,甚至更難解決。
  「先將問題擱著,累積可能性;累積更多能量,再來解決。」他說明,抽離開那困境,可能再回頭看時,問題已有了更好的解決方式了。
  孩子離巢後,父母常會感到空虛寂寞,生活頓失重心,因而才會老是放不開離巢的孩子。而在孩子離巢的同時,很多父母也都面臨退休的來到,過去佔據生活的兩大重心-工作與孩子,都不再是重心時,「空巢」的父母,應該如何來安頓自己,也就成了一個必修的課題。
  「空巢還沒來到,如果我們就開始提前準備,那我們的機會就比較大!」游乾桂為我們提出一個好的答案。
  「興趣,最好是你的工作,但如果不是,你也應當要去還原你的興趣,因為這是下半輩子你的快樂啊!」他舉例解釋,也許你喜歡畫畫、也許你喜歡攝影,但過去你可能為了工作賺錢養家,將生活中很多興趣、樂趣都放棄了,但隨著生活不缺衣食後,你就該重新計畫添購你新的畫筆了。
  「當你有準備,心態就不同、就不害怕,你還會急著退休呢!」他說明,孩子的離巢是必然的,所以提早去準備你的對應,提供一個更好的動能-當你知道你未來的生活,你有計畫,就不孤單,就更能去享受美好生活,空巢一點都不可怕!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