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題目:卡達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中華空間資訊學會榮譽理事長陳端墀

卡達國通稱卡達,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也是地處阿拉伯半島邊上的一個半島國家,皆因該國絕大部分領土均受波斯灣所圍繞,僅其南部疆域則接壤於沙烏地阿拉伯。
卡達擁有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且天然氣的總儲量為全世界第三名[4] ,而國內生產總值的人均排名則為世界第二名。卡達是一個絕對君主制的酋長國,自19世紀中葉開始便由阿勒薩尼家族領導,且日後在英國的「保護」下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因此取代原有的採珠業而成為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1995年6月26日,哈利法•本•哈馬德•阿勒薩尼的兒子哈馬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趁他在瑞士日內瓦度假時發動不流血的宮廷政變,廢黜他的政權而繼位,並在位至今。2001年,卡達同時與巴林及沙烏地阿拉伯解決了長久以來的邊界爭議。
中文「卡達」是譯自英語的Qatar,而Qatar可能來自於英語的「Qatara」。現在一般相信Qatara是指卡達一個廢棄的城鎮「祖巴拉」,其在以前曾是個經濟貿易繁榮的港口。

地理
卡達位於阿拉伯灣西海岸的中部,是由沙烏地阿拉伯向北延伸的一個半島,周圍有幾個島嶼。從南到北全長160公里,自東向西寬80公里,包括諸島在內總面積11532.5平方公里。在西南方向與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其餘三面臨海,在西北部與巴林隔海相望,相距僅不到30公里。
卡達地勢平坦,大部分地區為覆蓋沙土的荒漠,靠近西海岸地勢略高,由ZIKRIT向南存在大範圍裸露石灰岩,卡達的陸上石油也主要儲藏在這個區域。
卡達屬熱帶沙漠性氣候,夏季炎熱,最高氣溫可達攝氏50度以上,冬季涼爽乾燥,最低氣溫在攝氏7度左右;全年乾旱少雨,年降水量僅為125毫米。

歷史
在卡達半島上,當地居民已經維持了數千年的生產活動,但在前期的大部分時間,也僅僅是一些游牧部落的短期居住。其中,哈里發和薩烏德部落曾席捲過整個阿拉伯半島(後來他們分別成為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國王),並沿海岸線定居,進行捕魚和珍珠養殖。這些部落為了爭奪有利的牡蠣飼養場經常相互爭鬥,使整個領地分分合合,一直沒有建立統一的主權。
卡達在7世紀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入侵,1555年被併入奧斯曼帝國版圖,遭土耳其統治200多年。1846年薩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達酋長國。
英國最初想佔據卡達和波斯灣,是企圖把這裡作為殖民印度的一個理想的中途落腳點,當然20世紀初期,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便成為英國佔領這裡的又一個理由。在19世紀哈里發部落統治著由巴林島直到北部卡達半島的西部。儘管當時卡達處在一個合法的從屬國地位,但由於沿東海岸杜哈和沃克拉的漁村中,反對巴林人哈里發統治的呼聲高漲,終於,在1867年,哈里發成地將大量海軍登陸沃克拉並取締造反者。然而巴林人的進攻,違反了1820年簽訂的英巴條約,英國以保護國身份立即啟動了外交回應,施加政治壓力,責難巴林違反條約,(經由劉易斯•佩利上校)又與卡達代表進行磋商,默許卡達由從巴林獨立出來。為了與劉易斯•佩利上校進行磋商,卡達人選出了德高望重的杜哈本土人士薩尼•本•穆罕默德。他的薩尼部落,曾經參與過一些波斯灣地區的相關政治活動,並擁有一定的政治聲望。談判的結果最終使卡達獲得了政治上的獨立,但直到1916年,卡達才得到正式的認可成為英國的被保護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尤其是在1947年印度取得獨立以後,英國對殖民地的控制權大大削弱。到了20世紀50年代,英國放棄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在1961年,英國接受了科威特的獨立宣言。7年以後,英國官方宣布他們將在3年時間內放棄(政治上而非經濟上)對波斯灣的控制,隨後卡達加入了巴林和其他七個休戰國家聯盟。但卡達內部的反對意見很大,很快迫使卡達脫離這個最終發展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聯盟。最終,1971年,卡達舉行開國典禮,正式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自從1995年至今,卡達由埃米爾 哈邁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統治,他是在他的父親薩尼•哈里發•本•穆罕默德在瑞士休假期間通過不流血政變奪得的國家控制權。在他的統治下,卡達的社會政治生活較之前自由,包括婦女解放、新憲法的建立以及備受爭議的半島電視台的開播。在2003年,卡達是美軍入侵伊拉克的主要飛彈發射場[7]。
2007年4月3日,卡達埃米爾哈馬德任命哈馬德•本•賈西姆•本•賈比爾•阿勒薩尼為內閣首相。

政治與政府
哈邁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是卡達現任埃米爾
卡達是君主立憲制的酋長國。埃米爾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由阿勒薩尼家族世襲,並禁止任何政黨活動。此外,卡達並沒有接受國際法院的強制管轄權。

外交關係
卡達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早期成員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創始成員之一,亦是阿拉伯聯盟的成員。
卡達與各種外國勢力的互動相當頻繁。該國允許美國軍隊為了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而使用他們的空軍基地。卡達同時也與伊朗簽署了一項防務合作協議,使雙方能共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北方-南帕斯天然氣田。

宗教
位於杜哈的一間清真寺
伊斯蘭教是卡達的國教,穆斯林佔全國80%的人口,其中有6%是什葉派。目前尚未有國外的宗教團體於國內進行公開活動,但在2008年政府已允許一些教堂進行彌撒。

經濟
首都杜哈是卡達最富裕的城市
在發現石油之前,卡達經濟僅以漁業和珍珠養殖為主。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日本的人工養殖珍珠進入世界市場之後,卡達的珍珠養殖業立刻失去了競爭力,處境艱難。但是隨後,20世紀40年代,石油儲量的發現,完全改變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現在,這個國家擁有很高的生活水準,並有許多提供給國民的社會福利,例如免費的醫療服務。
卡達的政府收入主要來自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這個國家的石油儲量估計有150億桶(24億立方米)。卡達人的財富收入和生活條件可以達到西歐國家的水準。卡塔達爾擁有發展中國家最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005年為39607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七。由於沒有所得稅,卡達成為全世界主權獨立國家中兩個稅收最少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巴林。
由於石油和天然氣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只能支撐未來有限的時間,所以卡達正致力於尋求鼓勵生產部門私有化並發展知識經濟。在2004年,卡達科學技術公園落成使用,吸引國內外以技術為基礎的公司和企業,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

法律
自從現任埃米爾推翻他父親的政權以後,卡達社會進一步自由化。與阿拉伯世界許多保守伊斯蘭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相比,卡達法律相對比較寬鬆。
例如,卡達法律允許女性駕車,而且女性駕車在卡達已經較為普遍;卡達法律允許女性在公眾場合隨意穿著,然而事實上,卡達當地大部分女性通常仍舊穿著傳統的黑色阿拉伯長袍;卡達法律允許飲用酒精飲料,但不能在公共場合飲用,且實際上任意提供酒精飲料的酒吧通常只在價格較高昂的酒店。
在卡達也使用伊斯蘭法,主要是規範家庭及個人事務。

教育
卡達康奈爾大學的韋爾醫學院
近幾年,卡達政府非常重視教育。每一名兒童可以享受由幼稚園至高中的免費教育。該國第一所大學是卡達大學,於1973年成立。在卡達基金會的支持下,許多美國學校也在卡達教育城建立了分支機構,開設專修課程。這些大學包括卡內基梅隆大學、喬治城大學、德州農工大學、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康乃爾大學等。2004年,卡達在教育城建立了卡達科學技術公園以加強大學和工業間的溝通。
2002年11月,埃米爾哈馬德創立了卡達高等教育理事會。這個機構指導並管理所有年齡段人群的教育,並提倡「教育新時代」的改革建議。
現任埃米爾的第二個妻子蒙薩•賓特•納賽爾•米斯奈德,對教育改革的起步發揮了很大作用,目前她負責卡達基金會並在卡達高等教育理事會任職。
哈里發國際體育場是卡達國家足球隊的主場,且亞洲運動會、亞洲盃足球賽及世界盃足球賽都在此舉行

體育
與其他中東國家一樣,足球是卡達最受歡迎的運動,其次是板球。2010年12月2日於瑞士蘇黎世申辦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成功,將會是中東國家有史以來舉辦的最大型體育盛事。2006年卡達的首都杜哈亦曾成功的舉辦了亞運會,2011年亦會作為東道主舉辦2011年亞洲盃足球賽及2011年泛阿拉伯運動會。
WTA巡迴賽總決賽2008年至2010年都在首都杜哈的哈里發國際網球綜合場舉行。
文章轉載處: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A1%94%E5%B0%94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訪問大綱:
 
陳端ㄉㄨㄢ墀ㄔˊ--中華空間資訊學會榮譽理事長,國際航空測量遙感探測學會委員,中華科技大學、淡江大學教授。留學德國。曾派駐沙烏地阿拉伯擔任顧問兩年。因為出席國際會議,到過近90個國家,上個月曾深入卡達,探訪當地教育狀況。
最近阿拉伯國家普遍受到『茉莉花革命』的影響,動盪不安,只有卡達是少數安定未受影響的阿拉伯國家之一,等一下我們就從教育來看卡達政治安定的原因。

1. 介紹卡達的國土民情概況
卡達(Qatar)是中東的一個阿拉伯國家,是伸入沙烏地阿拉伯東邊波斯灣中的一個半島,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陸地相連。面積一萬餘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七十萬人,為君主立憲的酋長國。因為主辦前一屆亞洲運動會而聞名。和其他許多阿拉伯國家一樣,因為發現豐富的石油而成為富有的國家。

2. 您如何與卡達結緣?
我曾奉派駐沙烏地阿拉伯顧問兩年,又曾兩次拜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次前往非洲開會,特別選擇還沒去過的卡達轉機停留,觀察不同的阿拉伯國家。

3. 卡達的教育特色為何?
卡達政府非常重視教育。每一位兒童都可以享受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免費教育。國王埃米爾哈馬德創立了卡達高等教育理事會。這個機構指導並管理所有年齡段的國民教育,並提倡「教育新時代」的改革。
第二王妃蒙薩賓特負責「卡達基金會」,並在卡達高等教育理事會掌權。所以卡達的婦女得到了完全平等的受教權。
卡達第一所大學是卡達大學,於1973年成立。在卡達基金會的支持下,許多美國大學在卡達教育城建立了分校(卡達教育城是在首都杜哈市郊特別興建的一個大學城)。

4. 是否可分享在卡達的教育特色?(舉例說明:學校、家庭、社會
  教育的小故事)
自從國王埃米爾就位以後,卡達的社會政治生活較之前自由,包括婦女解放、新憲法的建立、以及「半島電視台」的開播。卡達社會進一步自由化。與阿拉伯世界許多保守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相比,卡達法律相對比較寬鬆。
例如,卡達法律允許女性駕車,而且女性駕車在卡達已經很普遍;卡達法律允許女性在公眾場合隨意穿著,然而事實上,卡達當地大部分女性通常仍舊穿著傳統的黑色阿拉伯長袍。我們這次就觀察了街上和購物中心婦女各種穿著的奇特現象,有的圍彩色頭巾,露出全臉;有的圍著黑面紗,只露出雙眼;有的全罩式面紗,連眼睛也全部遮住。卡達法律允許飲用酒精飲料,但不能在公共場所,只可在提供酒精飲料的酒吧。這些都是以我在沙烏地阿拉伯居留兩年的經驗,所不敢相信、不可思議的的現象。
第二王妃蒙薩賓特鼓勵婦女參與公共生活,卡達婦女實際行使充分的權利,在社會中發揮作用,成為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5. 卡達最值得我們國人學習的地方?(價值觀、人生觀...)
卡達人民和藹友善,樂觀進取,正努力把卡達建設為現代化國家,並未受到這次阿拉伯國家茉莉花革命的影響。
在卡達也使用伊斯蘭法(可蘭經),主要是規範家庭及個人事務。

6. 有機會到卡達旅行、學習...,是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卡達屬沙漠氣候,幾乎整年不下雨。冬季(12,1,2月)氣候宜人(13℃至24℃),最適合觀光。春、秋季也可前往。六至九月則極端酷熱,不適宜觀光。卡達的旅館用e-mail代辦觀光簽證,非常方便。不要按外交部或旅行社所說,把護照寄到東京或北京去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rentsradio 的頭像
    parentsradio

    教育好夥伴部落格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