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題目:從驚奇力談天賦自由
主持人:蕭慧英

來賓:角角學堂創辦人-李紀庭先生


什麼是驚奇力? /活出生命力總召 李紀庭
http://www.20187.org.tw/zong-tuan-bu/qi-hua-huo-dong/huo-chu-sheng-ming-li/shenmeshijingqilihuochushengminglizongzhaojiting


什麼是驚奇力?

關於今天2012.06.16關於驚奇力的演講後記。

我想可能因為解釋慈悲。智慧。品味三項基本因素而困擾聽者對驚奇力的認知,以為驚奇力是依靠慈悲。智慧。品味三項基本因素而發展。

驚奇力可能會跟慈悲。智慧。品味三項基本因素有關,但不是絕對。

如演講所說:

慈悲是人與萬生物間的關連,尤其是人與人間的關聯,包含律法、文化、規矩、俗成、同理心、看待、認同、照顧、權益……各種人類間所包含大小一切。沒有人就沒有慈悲,因此用來定義人與人間的一切關聯。在佛教裡慈悲是同體共生,也就是全然的接納的意思,這是慈悲的正面與高層次,是一種尊重的力量,在這之下,人們以自身與社群間形成一種關聯與非接納條件,也就是隔閡,算是一種諸相無明。聖嚴法師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所著墨的便是這種層次的高低。

智慧是對宇宙萬物真理型的知能,包括知識、求知、理解、解決….等,對事物形態的求竟,是理性的。

而品味,則是關於人生命的過程,我會如此說,是因為生命的過程是一種品味,比方說,人的視力、體能、聽覺、味覺,在生下來到死亡間,歷經成長期、高峰期、退化期、失去期,因此是在這過程中感知品味,因此,我把品味定義為個體經驗,包括經歷、經驗、模仿、個人喜好、感官性的好惡….等。

與時俱進,以上的慈悲。智慧。品味牽涉外在因素,也會因地區、風俗、習慣、宗教所影響,比方說,天圓地方說、九大行星還是十大行星、銀河之外的科學、鬼魅之說、風土民情…等,都是會因而變化、進步、或欺瞞剛復的,像錯覺就是一種幻相。

我們這樣定義好:

慈悲。智慧。品味三項基本因素是人外在的一切。

驚奇力則是一個”個體”由內往外的一切。

由內往外的一切,也就是做自己的呈現,而外在的一切,則是影響自我的形勢。

驚奇力是一個人如何想、如何反應、如何行動、如何呈現,你可以憋住氣,也可以控制自己是時所需呼吸的快慢,有人曾經疑問在自身之外的空間中是不是”空”的,研究顯示即便是”空”的環境中仍充滿了有生命脈動的”原質”,這個原質史帝芬霍普金斯稱為神心,阿波羅號太空人艾德嘉米契爾叫自然心靈,量子物理學之父馬克思普朗克1994證實此空場域,命名為矩陣,也就是說肉眼所見的萬物裡存在有意識、智慧的心靈(mind),心靈就是所有物質構成的矩陣,這個矩陣也是內在與外在世界之間的一面鏡子與橋樑。換句話說當一個人由內往外時,可以拓展自己掌有此矩陣的大小,我稱這種由內往外的力量,就是驚奇力量,它是一份個人組合的點菜單,菜就是驚奇元素。套句”秘密”這本書所說的,一個生命點菜單,而宇宙的交貨方式,會讓你很驚奇。看”驚奇”這字出現了,生命是一個驚奇,這是人人認定的事,即然生命得出現是一個驚奇,生命的過程一定是經過驚奇才走得下去,那些竹科人為什麼這麼多要退職,轉行去做有興趣的事?想要品嘗生命的驚奇使然。有人說生命的財富不在數字的多少,而是可以累積多少故事,這故事不就是驚奇的成果!?因此驚奇力的培養,就是一個人生命力量的展現,有驚奇力的人,就是活出生命力的人。

有一個長輩問說,那你說的是不是影響力?

我說不是,因為影響力有時是建立在個體所附加的東西上,比如說外在權力、所可支配的金錢,有些人的影響力是出於個人的,比方說說話能力、溝通能力、同理能力…..那這就是個人驚奇力所發展出的影響力,影響力是果,驚奇力是因,在驚奇力產生超越人際間的能力之前,驚奇力是存在的,但當時並沒有影響力,而是具備一個驚奇力元素。每個人都有驚奇力的原因,就是每個人擁有許多不同的驚奇元素,能善加運用、整合驚奇元素的人,才能展現驚奇力,一個人多有驚奇力,就是其向內尋求驚奇元素,向外展現,因此我們才會舉出卓別林、畢卡索、德瑞莎修女、愛因斯坦與達文西、賈伯斯的成功典範。

的確,我們如果從典範尋找,我們會很容易找到關於驚奇力由內而外的驚奇元素,這些元素都在個人(體)身上,比方說前面所說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傳達能力、同理能力、創造能力、思考能力、組織能力、勇敢能力、堅持能力、妥協能力、歌唱能力、節奏能力、說故事能力、想像能力………….這些特質能力恐怕有

千百種以上,甚至幾萬種,甚至我們不認為能力的能力,多元智能不足以框住、八大智慧不足以形容,甚至前所列為正向驚奇元素,許多反向驚奇元素向外展現時,也會產生驚奇力,這也是我提醒人們重視驚奇元素並保有的原因,我們衡諸,歷史上的驚奇力典型人士、個體,顯見並非只是擁有善用正向驚奇元素的人能邁向成功,負向驚奇元素的個體,成事者也不少,比方說希特勒傳說中的自卑,而典範的目的,不是像暢銷書一般要人人都讀,也就是說,鼓勵個體去讀到並非其所擁有的驚奇元素而展現驚奇力的典範人物而一昧傚仿,那一定會是一種生命的挫敗與侮辱,這樣只會否定自我所擁有的驚奇元素、特質、個性,閱讀傳記一定需要某些伯樂協助,找到可供對應的驚奇力施展才行,不然,這些典範只能像是傳記型電影般,提供尊崇、欣賞,娛樂大於學習罷了。

我相信古希臘人所言來自心中的感覺(衷心的情感),就是指生命中最初始想要展現生命驚奇力的原型,宇宙中最奇蹟的是生命的源起,生命中最奇妙的是來自心靈中的波濤,住這個波濤的瞬間,是你感受驚奇的時刻,可以說是當下活在,你感受到驚奇,並奇地呈現出來~就是生命,就是驚奇力。

科學家研究有兩種會產生電、磁場的生命情感,一是大家所說的慈悲、一個則是驚奇力。因此擁有這兩種能力的人,擁有與空間交流的能力,這種能力基於改變自尊這項行為,呈現全然的接納、認同並存在於完整。也就是理解與承認,感受的同時,卻不批判,而進一步擁有治癒的能力,基督教消失不引的典籍~多瑪斯福音中言:當2變成1,當思想與情感合一,你說山移,山就移了。(這句話還出現在哈利波特的咒語裡),因此驚奇力本身也建構在個人思想與情感合一上,事實上擁有驚奇元素而善用驚奇力的人,通常進入靈性整合的瞬間,如冥想般禪定的功夫而產生個體驚奇力最大POWER。What has God worked?祂給了你以祂為本所造的力量,而你擁有這份力量。這就是我所說的驚奇力。

聽者往往以為驚奇力是創造力,以上所言就是我的反論,驚奇力的展現上會有震撼感、發覺別人沒這樣作過,有人是這樣想的嗎?是一種賈伯斯所推動的THINK DIFFERENT,新的想法與呈現,驚奇力更是一種靈性境界,因此,驚奇力有一些秘密,就是:

* 藉由感恩更能創造

* 當下即是驚奇力

* 所有能創造驚奇的人都擁有觀想的能力

* 順著內在聲音引領,尤其是有溫暖與愛的

Abraham Joshou Heschel說人的靈性就在於不斷地感受到驚奇,我們的目標應是生活在極端的驚奇之中。我想驚奇力不只有做一些吸引人注意你的事,也是讓你做到能注意、吸引你的事,而且越細微越好。驚奇力相反的字眼的確包含無趣、

流於形式,但我說過任何與驚奇正向相反的個人特質也是驚奇元素,任何驚奇元素發揮後都成為驚奇力,而驚奇力的良善,則可以透過由外而內的慈悲。智慧。品味三項外在的一切基本因素做檢驗,你可以故我,也可以與外協同,但終需面對。唯一不該面對的應該是與生俱有驚奇力的孩子們,此時此刻當我們都在希望怎麼培養自己孩子是林書豪時,該自問我們能否培養出畢卡索,這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畢卡索一生都在模仿孩童畫畫,而台灣的孩子在不驚奇的課程中已無純真。父母的職責不是控制驚奇力,而是協助提升,並提醒其慈悲、智慧、品味要注意的。父母有協助提供其第二選擇的職責、示範可以錯誤的機會、讓孩子走進自然裡,自然中有生命脈動的原質。

保有這些孩子的驚奇需要有:

* 嚐試

* 容錯

* 包容

* 不斷思考

* 正面思考

* 坦然的讚賞、肯定

* 經歷

* 自由

* 勇氣、挺身而出

* 給予視野

和高層次慈悲,無條件的愛,若沒有,將是受苦的靈魂,接受焠煉,唯有自己可以成就自己了。尼采說在這世上一定有一條除了你之外,別人無法走的路,途中千萬別詢問路會通往何方,只顧走下去吧。這路一定是每個人所具備的驚奇力,每個人的生命是找到自己對世界的價值,這個過程是不斷改變的,由此推論世界有待改變成更美好,所以不用知道未來行業是什麼,只管追尋自我的驚奇力。



訪談大綱:

1. 甚麼是""驚奇力""? 它與天賦自由有甚麼關係?

2. 驚奇力在哪裡?是天生?還是後天培養?

3. 如何讓自己的驚奇力可以展現?

4. 將要推動的十二年國教倡議著""適性教育"",是否即是讓""天賦自由""?您在這政策中是否看到能加強""驚奇力""?您有何建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rentsradio 的頭像
    parentsradio

    教育好夥伴部落格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