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PChome個人新聞台

日期:2014年8月14日

主題:學與業系列<三>專業相對論—發揮才能方法無限?

主持人:常玉慧

來賓:林宏諺 交點共同創辦人

 

大學,然後呢 -- 科系通向專業? Part 1    文 / 謝宇程      ----文章來源:學與業小棧

    我們頗為相信大學。某程度而言,是相信它能將我們教導成專業者。這分信賴,是否明智? 是否符合現實?

教授,為我們指路吧?!

    大部分現代的家長,毫不懷疑自己的孩子應該讀大學,或是最好能讀大學;而進入大學之後,幾乎所有家長和學生,依照開價繳學費(雖然比起美國而言不高),依照系上規定修課(雖然有時候會蹺),聆聽和抄寫老師的講課內容(雖然有時候也會打瞌睡),即使不見得人人全力以赴,但是我們確實交出我們人生的(黃金而珍貴的)時間、尊重、金錢,給大學以及教授們。為什麼?

    追根究底,雖然無人明言,我們有期望大學對我們的人生產生極大的正面影響力,而這個正面的影響力,主要包括了,讓我們成為一個專業者,或是走上專業者的路,至少知道要怎麼走。

    當大學新生們坐在講台前,還頗為天真地看著眼前貌似睿智的教授,稍微緊張地看著四年的課程學分表,其實他們確實在期待些什麼。他們在期待著教授們將某個領域的堂奧向他們開啟,讓他們深受吸引和啟發,讓他們發現可以在某個專業中實現他們的人生意義,並且讓他們得到充實的能力。

    學生們期待著,當他們修滿學分拿到畢業證書,他們的人生有方向,知道要用什麼樣的專業角色生活,他們的學習成果會被尊敬與肯定,會得到機會發揮專業能力;他們期待在這個大學,這個科系之中,他們得到關鍵性的助益,能為一個無限可能的專業路程打下基礎。

    十八歲的時候,通常不能這麼明白地說出這些期待,但我們確實期待。我們去上大學不是為了浪費四年,不是為了學校旁邊常有的夜市小吃,而且絕對是比一紙文憑更重要、更實際的東西。

    但是對某些學生而言,這分期待,在它化為言語之前,就湮消雲散,徹底到似乎從沒出現過。我們感到沉悶,無聊,感受不到令人欣喜興奮的未來,不知道當下課程的意義和價值。這些年輕的男孩和女孩,當然注意力會轉移,交男女朋友,打線上遊戲,夜衝夜遊夜唱,只有在考前抱抱佛腳,在報告期限之前抄抄網路資料。一晃眼大四畢業,不要說專業寸步難行,連就業都找不到門。

    我們常幻想大學中的科系是一個火箭發射台,能提供方向、燃料,將學生向專業之路推進 -- 其實這有時接近幻想。

這分期待是誤會?

    其實大學,從它在歷史中出現,到今日社會;從它的科系設置、課程規劃、教授人才的培養及遴選,這一整套的,都不是以「引導學生走向最適合他的專業之路」為唯一考量,而且往往不是主要考量之一。以台灣近年來的情況而言,不但許多學校忽視這個目標,而且甚至不知道怎麼做。

    大學未能有效地將學生培養成專業者,原因有很多。

    首先,大學設置目的為何,始終沒有簡單的答案。這點可能讓台灣的多數人感到意外 -- 大學追根究柢,不見得是個教育機構,教育不見得是它的主要任務,大學並不全然認為本身有責任,要引導學生走上最適合他們的專業之路。

    在一開始,莫約十三世紀,歐洲出現早最的「大學」,那是一群研究神學與哲學的人,想要深入探討玄奧的道理,所出現的聚集組織。後來,隨著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大學納入了文學、法學、自然科學等人間學問,但仍是以追求精深的事理真相為設立宗旨。等到莫約十八世紀時,才明確出現一個風氣:貴族或是富人,將他們的子弟送到大學,接受智者們的教導和陶冶,讓他們日後任官或繼承家業後,有知識與思考能力、並有優雅的舉止談吐,得到他人尊敬。

    在歐洲,大學長期以來是私人設置的組織,以研究與深思為目標,陶治官家和富人的少爺只是副業。及至十九世紀,政府與國家領袖意識到,國家進步以及競爭,需要更多有知識及思考訓練的人,於是開始積極公設大學,培養更多人成為科學、醫學、工程、法政人才。這個作法為各國各區域所仿效,其中學習最徹底的,就是台灣。台灣不但公設大學,也歡迎私人設置大學,而且民眾將讀大學視為走向地位和成就的必經路途,不但努力扶持兒女讀大學,而且總期待有更多大學可供就讀。

    所以,大學從一開始,是研究機構為主,不是教學機構。因為教得好或不好,並不是大學考量的重點,所以教授並不需要接受教學訓練,不像國高中教師。因為一開始讀大學的,都是不擔心工作的年輕人,所以幫助學生找未來,也必然不是大學的重要工作。因為這樣的歷史過程,大學的體質、規範、設立宗旨、教學活動、價值觀與思維,都沒有要「幫助學生找到專業」,也不見得要「幫助學生成為專業人士」。

三種主菜 人蔘、鋼筆、領帶

    因為在近一兩個世紀,大學畢竟還是被賦與「訓練教育特定專業人士」的職責,所以大學中會有一些與專業高度相關的科系。因為大學後來在社會中要靠招生賺錢,而學生希望大學所學有助就業,所以大學也設置了一些和專業「好像可能有關」的科系。所以,以台灣而言,大學中的科系,依照它是否與特定專業有明確對應關係,可以粗略分成三類。

    第一類當然就是高度相關。這一類領域,日後職業資格之中,往往明確包括在大學受過「相關科系」教育。而且這個領域的知識相當專精與困難,並不能在短時間內學習,接受正式教育,才具備從事該專業的基礎資格,這是在專業界和社會都廣泛尊重、接受,而且實質上很難打破。這一個領域,最明顯的就是醫學(當然也包括了牙醫、獸醫、護理、醫技),也包括了工程、會計等領域。

    第二類是幾乎不相關。這一類的科系,大致上是最早出現在大學的學科領域,是大學設立的早期,智者理解世界的傳統遺緒。這些科系,例如人文學領域的哲學、歷史、文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這些學科,是關於如何通達事理,了解人與社會。但是,舉例而言,我們很少聽到有哪一個專業 (除了該科系的學術界),以歷史系畢業為嚴格標準,或是強烈需要所有歷史系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與產業和職業的對應關係,大致上很模糊,模糊到常常無法聯繫。

    第三類是介乎之間:間接相關。有一些科系,它與各種專業領域,沒有直接對應的關係,但是卻提供或多或少的基礎能力、常識涵養的功能。例如自然科學,物理系、化學系、數學系,要真的以「自然科學專家」的身分為專業,是比較少見的,但是這類科系的訓練,也很有益他們進入其他領域,例入工程界。而商管領域,科系教學品質差很多,如果教得還不錯一點,學生可以對企業與產業的的內部構造、經營課題,稍有知悉,對日後成為專業人士,提供一些便於溝通的常識、語彙、概念 (例如財務報表)

    當然,這三類的區分有些粗糙,近年來科系分殊變化,在定位和內涵上愈來愈複雜。但是,各科系和專業領域之料的對應關係,並不是一致的,這件事卻非常肯定。由某程度來看,這不是好壞的問題,而是這三類根本不是同樣東西,但是被放在大學裡。這三類,不是三種主菜不同的便當,內容稍有不同但功能相同 -- 都是午餐。這三類,也許可以說像是人蔘、鋼筆、領帶 -- 三者發揮很不同的功能,根本要用不同的方式使用。

    專業的數量難以計算,而且在快速發展變化;因為科系數量有限,而且變化速度慢,我們本來就不必將科系視為發展專業的唯一、必要、主要的助力。不必認為讀某種科系才能成為專業者,讀某個科系不能。科系之間沒有好壞優劣之別。但事實是,就學生的重要課題「預備成為專業者」而言,各種科系提供的助益是不同的;你要擅於運用這個科系提供的機會與資源,而自發地補足其缺少,甚至閃躲它可能帶來的限制。

    但這件事,教授不太會告訴你,課表上不會有。

 

 

大學,然後呢 -- 科系通向專業? Part 2    文 / 謝宇程      ----文章來源:學與業小棧

    前一篇文章,從大學的歷史和科系設置過程,來討論為什麼大學和科系,並不會自動幫助學生成為專業者,甚至這不是學校授課、運作的重要目的。在這一篇文章中,再補充各種觀點下的原因,同樣重要。

    首先,大部分的大學科系,在規劃設計上依據的是「學術邏輯」而非「專業邏輯」。學術所求的,是理解、描述,甚至預測。專業所求的,包括理解、描述、預測,但更重要的是「造成」。舉例來說,物理系重視的是,讓學生深入地了解光和電的本質與現象,但並不不著眼於將光和電用來作什麼事。歷史系會探討過去一百年之間女性的地位產生了明顯改變,但並不重視討論未來如何改善女性的地位。法律學術會討論:夫妻離婚後怎麼樣的財產分配最合理;但是律師的專業也許是,幫你的客戶爭取最多的財產(對方的律師也不會客氣)。大學主流的原則是:教會你怎麼思考,你自己的目標,就自己想辦法。

    第二,將任何專業都化為為一個科系來教育,實際上不見得必要,也許也並不可能。專業的核心是一連串能力與知識,再加上廣博的背景資料,用一個科系來教,也許是小題大作。例如,影評人是不是個專業,也許是的;但是,要湊足老師,來開一個影評學系,每年讓三十到四十人,讀四年後成為有學位證書的影評人,一兩屆之後,這個系就開始生產專業失業者了。其實,讓有學歷史、學中文、學戲劇背景的人,自己深入鑽研電影相關知識,也會是一個夠格的影評人 -- 知名影評人聞天祥先生就是這樣的例子。

    愈來愈多的專業,是因應產業體系變化、擴張、分工所創造。專業的數量、內涵、形態,不但快速變遷,而且是開放創造的 -- 十年前,誰聽過「策展人」、「新娘祕書」? 相對地,科系是易立不易廢,易立不易變。即使科系一開始依專業需求設立,科技與工業生產快速變遷,同產業的企業之間各有差異,教育與實務本不可能完全吻合。而且,永遠會有新的專業和產業,不對應現存科系。

    科系如果要為特定專業作預備,那必然是要將該專業所需要的能力、知識,分解及模組化成為課程。但是,科系課程內容如何安排規劃的呢? 往往不是根據分析特定產業、專業而來。較有悠久歷史的科系,課程內容乃是一個知識領域的模組 -- 不是在某領域成為專業者要會的事物,而是在某學術領域,要被學者們認為知職充足、理解充分,所該知道的事物。有一些科系,開設的課程,僅僅是反映教授近期的研究興趣,往往也和專業領域的知能無涉。

    如果科系要培養某領域的專業者,最好的老師,應該莫過於真正在該領域表現傑出、廣受敬重的專業者。但是,大學的師資並不是這樣選拔的。因為大學法的規定,擔任大學的教師,原則上有要博士學位,反而並不重視在實務領域的專業經歷。修習博士不容易,要經過嚴格的思維、操作、發表(以寫作為主)訓練過程。拿到博士學位後,無論是爭取進入學校擔任教職,或是爭取升等成副教授、正教授,比拼的仍然是撰寫與發表學術論文的能力。這樣的現況,我在學術界工作的前輩說,已經不可能逆轉。既然教授的訓練與淘選過程,乃是求取學術知識,距任何的實際操作,都有一段距離,他們要教導學生成為各領域的專業者,其實也力不從心。

    對大部分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說,大學不但是累積專業能力的階段,而且,更是一個需要尋找和確認專業道路的階段。但大學的教師,因為他們的背景,往往很難在這方面幫助學生。高比例的大學教師,在大學後直接進入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接著又直接進入大學任教,對於大學外的環境,往往所知有限。廣泛知道各種專業領域形貌的大學教授,更是和住在南極的北極熊一樣稀少。對前程感到迷惘的學生,大學教授多高的程度幫得上忙?

    進一步說,如果學生不常在校外參加活動,大學階段,教授是他們唯一會看到的「職業人士」。大學這四年,學生天天看到,教授主宰課堂像是皇帝,狀似無所不知像是天神,並且控制學生的成績大權。教授們也有很多的機會,將他們成為授教的心路歷程、努力過程傳達給學生。其他領域的專業何其多,但大學這四年之間,幾乎都難以得知。於是,大學生對於學術領域的了解、敬仰、想像,會遠遠高於其他任何領域,而這件事不見得平衡、建康。大學教授單一化的背景,不但不易幫助學生想像與接觸各種專業領域,反而會造成思維、視野的窄化。

    另外,也不要只責怪科系、老師,學生本身也是大學科系無法培養專業者的原因之一。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科系之前,往往花大量的時間在高中學科上互相競爭,搶奪升學的優勢,往往完全不知道科系相關的專業領域長得是圓是扁。等到必修課漸漸多了,雙方才發現彼此的相遇只是個誤會。有教授也和我說過,面對學生在修必修科目時完全沒有興趣,能力也跟得很勉強,他們也很難過,但不知道怎麼幫忙。

    找到自己的專業方向、累積專業能力,是這麼地關鍵,但是,無論學校、科系,教師,都不見得可以成為我們的指路人、導盲神。但是,絕望沒有意義,指責於事無助。學生要知道,生命能找到出路,透過大學這四年,應該有意識地,用各種資源、管道、方法,找尋自己的專業、養成能力,而且也只能如此。

 

<訪問大綱>

1.暖身題:自我介紹和介紹工作/專業經驗。

2.請和我們分享一下,你在參與與主持「交點」活動時,有看到哪些特殊類別的專業人士?

3.你自己在工作之後的體驗之中,什麼是「專業」人士?怎樣成為一個擁有可敬專業的人?(可舉自己或別人為例)

4.你的經驗之中,大部分的人,他們的工作專業和他們所畢業的科系,有密切關係的比例高嗎?如果兩者關係不大,有沒有關係呢?

5.有些學生認為,得到好學校的學歷、高分的成績單,是專業的證明。有學生認為,熟悉一個實用技能,考取證照是專業的證明。這樣的看法,符合現實嗎?你看到的情況如何?

6.不少學生希望多了解各種專業的內容,了解現在專業領域的變化,你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

7.幸福加油讚:可否以兩分鐘的結語,鼓勵和建議對於選擇專業感到茫然的學生們?

 

線上收聽: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