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益團體的座談會上,台大一名女教授為了兒子連續發出三次無助的吶喊:「我就是那可憐的媽!」她家中一個網路成癮的孩子,在電腦桌前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周末更足不出戶超過十小時,不但三餐在電腦桌上解決,也不洗澡、刷牙,身體還發出異味;自己身為老師,才發現教別人的小孩很容易,但是教自己的卻很難,她對國二的兒子沈迷電腦束手無策。

黃傑,今年剛要升大學,回憶在國中的時候,一天到晚都在上網,整個國中生活非常萎靡,晚上不睡覺也要打電動,上課時間都在睡覺,下了課反而精神好,因為可以和同學討論電玩,整個人都在網路中打轉,雖然透過網路認識一些朋友,但是不斷地打電動讓他被綑綁住,白白浪費3年。

「網路成癮」是近年來才出現的名詞,網路開始普遍使用不過是十年的光景,但目前全球至少有二至三億名使用者沈溺於網路,醫學界估計,台灣也有三十至四十萬患者得了「網路成癮症」。

上癮者常會不自覺對網路產生過度依賴,不僅待在網路上的時間超過預期,對網上活動也難做有效的自我節制。離線後可能出現類似戒毒或戒菸者所顯現的徵狀;有些人離開網路後會產生嚴重的空虛或失落感。

1994年美國紐約市一名精神科醫師高德伯格(Ivan Goldberg),聲稱自己發現一種新的心理疾病,他把它命名為「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並很快地引起了精神病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的關注。1996年美國哈佛大學附屬的Mclean醫院專門開設了「電腦和網路成癮門診」,而在1997、1998兩屆美國心理學會年會上,更有學者提出網路成癮症成為正式診斷的可能性。目前台灣已有不少醫院開設網路成癮特別門診。

隨著科技生活的日漸進步,網路成癮症成為新興的心理疾病,然而並非無法離開網路的行為都是成癮症,必需要靠其餘的表現來判斷。如果每天上網超過4小時,而且對網路的依賴非常深,從網路上得到的滿足感與日俱增,沒能上網就很焦慮,甚至影響到平常作息,這樣的情況持續6個月以上,就初步構成精神科定義中的成癮。 

 網路成癮的過程和菸癮與酒癮很相近,多半都是偶然中經同儕的帶領接觸到,逐漸由從使用者變成濫用者,最後成了成癮者,重點是在為什麼會逐漸增加對網路的依賴,例如透過網路而觸發不願表現的人格特質。 

 網路成癮者可分幾種類型,如語言使用有困難,這種人比較喜歡利用網路溝通,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當面接觸會有恐懼感最明顯就是在MSN上健談活潑的,面對面的意見表達卻有困難。
其次就是熱衷線上遊戲者,他們對於連線遊戲的「練功」、「換寶物」或「破關勢如破竹」等非常著迷,不只是可以掌握線上遊戲的爭奪快感,多半也夾雜著社交情緒,特別容易與遊戲者交朋友,久而久之就習慣於這樣的虛擬社交模式。 

資訊焦慮症則是比較多人有的毛病,許多上班族三不五時就要注意一下有無新信件或有沒有人找他說話。如果沒有就會非常焦慮。資訊焦慮者比較不會網路成癮,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可以掌控資訊。 

你的孩子成癮了嗎?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設定八項檢測標準,只要符合其中五項,就初步符合診斷;如果每周上網時間超過四十小時,更加符合診斷的確定性。
八項標準如下:
一、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二、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三、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四、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五、花費在網上的時間總比預期的要長久。
六、為了上網,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七、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八、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網際網路被稱為「電子聖嬰現象」,它會伴隨e世代成長,成人要接受網路是兒童的重要夥伴,但是網路成癮則造成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偏差,是現階段家長與學校不得不重視的現象。

暑假孩子天天在家,正是與孩子好好討論網路使用規範的時候,如果放任孩子一日之計在於「按」,天天掛在網上,將難以避免「網路成癮」的後遺症。
(本專欄下次將探討父母如何協助孩子戒除網路成癮症狀)
Dear Nana :
 
那個台大教授是真有其人 好可憐!
這篇和下一篇連續的,希望在暑期幫助家長解決網癮兒的問題
 
祝好
 
 
常媽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