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年 2月14 星期三
題目:過年創意吃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姓名:人本教育中心主任謝淑美

體驗食物:吃吃看才知道
「恐新症」(neophobia)是人類在面對新奇的食物時所展現的心理特質,熟悉的食物和熟悉的情境,會增加人類對食物的偏好。但是,人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尋求熟悉的食物,當我們剛吃過某種食物之後,對該項食物的評價與喜好會下降,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感覺特化的飽足」(sensory specific satiety),這項特質對雜食性動物很重要,它幫助我們不至於因為重複吃少數幾種食物而造成營養不均衡。

進食之後營養狀態的改變,也可能影響食物偏好。雜食類動物很可能碰到許多新奇、不同的食物,對每一種可能的食物持有先天的偏好或嫌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必須經過試吃來得知哪些食物有益、哪些有害。如果攝食後對養分補充有幫助時,雜食動物將增加攝取這類食物,當攝食的結果有害時,便將減少或不再攝取這類食物。

在整體養分的調節上,雖然有研究發現,不論是嬰兒、幼兒或年紀較大的人們,基本上可以適當的挑選自己所需的食物,但是對甜食的偏好還是必須要注意的影響因子。雖然,人們可能有「特化飢餓」(specific hunger)的現象,就是當人體缺乏某種養分時,會對於含有這種養分的食物有比較大的偏好,例如在我們大量流汗之後,覺得很想吃些重口味、鹹一點的食物,這是身體需要補充鹽分與電解質的訊號。

可惜的是,人類進食行為顯然並非受到攝食後的直接營養結果所管制,因為研究中發現,當人類有充分挑選機會時,傾向會攝取過量的鹽和熱量,其他基本養分則攝取不足。

除了營養狀態的改變,吃過東西後發生的其他事件也會影響食物偏好,像是疾病,即使這疾病與食物並沒有直接關係。我的親戚很小的時候,每次生病時,媽媽給她吃稀飯配肉鬆,結果她到小學時還是視肉鬆如仇。

另外,如果吃過某種食物後,就參加某種愉快的活動,則會造成兒童降低對該食物的偏好,這項研究結果提醒我們:「吃完青菜再去玩」的對待方式,將會使原本沒那麼討厭青菜的孩子更加不喜歡吃青菜喔!


他人影響:吃其實是文化
有研究發現,如果成年人重複提供幼兒某種食物,同時對待幼兒非常友善,幼兒對該食物的偏好會大增。如果食物被用來作為獎賞,也會造成兒童對該食物的偏好「上升」。

兒童會因為身邊年齡相似者的食物選擇,而影響他原本對食物的喜好或厭惡,許多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後,飲食習慣會受到身邊同學的影響而改變。兒童也會經過觀察成年人進食,而比較願意嘗試不熟悉的食物。這些例子都是有關人類對食物偏好的社會傳遞,也有證據證明人類透過觀察學習,來傳遞對食物的厭惡,有些人看過別人進食過某種食物後病倒,他們也提高了對該食物的嫌惡。

當然還有一些「間接」接觸也可能改變食物偏好。電視廣告是最明顯的例子,孩子其實並沒有真的吃過廣告中的那些食物,但是電視廣告的各項描述,已經讓孩子建立起對該食物的喜好了。另外,別人對食物的評論與描述,也會改變人們對食物的喜好或厭惡,就像不同文化中的不同飲食習慣,人們從文化中學得在什麼時節、什麼場合吃適合的食物。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訪談綱要:
1.吃與不吃之間,如何選擇最無慧
2.過年期間拜訪親友,可嘗偏大家南北口味,應如何取捨飲食
3.飲食與教養之間是否有所關聯?
4.營養要均衡,是否不應偏食?
5.對於料理食物的人,如何表達感激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