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玉慧

在我生活的社區,最近發生令人動容的事情,幾位跑遍半個世界的資深媒體人,中年以後決定在他們定居的社區,陽明山腳下的天母寶地,傾其所力創設一個社區媒體----天母合眾國。

當我拿到創刊號時,心中真的十分感動,因為那就是我一直想像的社區媒體的樣貌------親切、關懷、深度的人文素養、清新不流俗的風格。不像以往大量流竄在社區的、厚厚一本色彩斑斕的廣告集錦。

 發行人方儉說:最近7-8年的時間經常在國外旅行居住,3年多前,覺得該回家了,思考該做什麼,什麼值得用剩下幾十年的生命去完成的?或是什麼樣的作品可以「傳世」的?

無數的因緣際會,讓一群熱愛生活的人在天母定居下來,他們感到真的該為社區做些什麼,讓子女也能夠享有現在這樣得來不易的一點平靜安和的空間。

這群人在出版業、雜誌界待過,也從事過環保運動,擔任多年高階經理人,負責過大型企業的起落,世界算是歷練了一圈。步入中年的他們雖不是告老還鄉,但期待還能夠做些什麼,決定和把種種經歷、社會網絡,和己有的資源結合在一起,做一點別人不做的事,以社區為基地,從媒體再出發。

他們和巴黎大學畢業,也是國內有線電視、公關界的名人張壯謀,開啟了不同以往的旅程,方儉和也擁有豐富媒體資歷的妻子何亞威笑稱,這是一趟「內太空之旅」,他們重新審視身處的社區,經過了2年的評估,再進行了4個月的專業調查,決定出版《天母合眾國》社區刊物。

天母合眾國雖然定位為社區媒體,創刊號發行3萬多份,不過由於工作人員都是國內重要媒體出身,因此頗有大媒體的格局與視野。在內容、寫作、美編與視覺上,絕對可以讓居民輕鬆的瀏覽這份雜誌,日常生活上需要哪些有用的資訊,如新開張的餐廳、特色商店、有趣的活動、人物、季節事物,在這份刊物上,都能夠找到有用的資訊,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讓共享的空間、人、事、物,連結天母人的情感。

今日拜電子傳播之賜,人們只要坐在電視機前面,就可以知道發生在全世界各地的重要新聞,但是社區的人際網絡卻漸漸疏離,生活周遭的事情越來越陌生。在上百個電視台、數十家報紙、無數個網站的資訊流中,沒有專為社區居民打造的專屬媒體。

天母合眾國或著任何具有企圖心的社區型媒體,希望成為社區的的資訊平台,建立屬於社區的論壇、成為一個開放的討論空間,居民透過媒體表達自己對社區的看法及情感,凝聚社區共同的遠景,而社區意識也在這樣傳播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傳達給居民。       
台灣有200多種社區報,美濃、東勢、鹿港、淡水都有很好很有歷史的社區報,不論新舊社區媒體,都期待發出自己的聲音,讓媒體催化公民社會。一個公民社會的出現,需要公民的參與,媒體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關懷這塊土地,從一個小地方,一個社區就可以做起,很多人都認為天母是有機會的。

一份好的社區媒體除了傳播和連結的功能外,也在寫社區歷史,是未來居民瞭解社區史料的重要依據,也是未來工作推展的重要參考。一群男女把他們的中年之愛獻給了天母合眾國,讓社區有無限的希望,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媒體、這樣的人,請以行動支持關懷他們。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