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常玉慧

好像重溫倪敏然自殺的新聞潮,上週邵曉玲的車禍事件,鋪天蓋地成為媒體關注的重心、人們茶餘飯後談話的焦點。在為這件不幸事情心痛的當兒,身為閱聽人的你,是否知道自己擁有重要的媒體選擇權,來主宰媒體的表現?

部分媒體的表現噬血到極點,某家向以「裸體與屍體」為號召的日報,隔天在頭版刊登一張邵曉玲女士受傷當時殘忍不堪、血肉模糊的照片;許多媒體則包圍著剛下飛機步入醫院的家屬,讓他們除了憂心親人之外,還必須在鎂光燈下強自鎮定,整理面對媒體的尷尬。

我不知道當天多少人掏出銅板購買那張血淋淋的報紙,也不知道多少人收看晚間新聞,遙控器轉來轉去,都在傷家家屬被逼到動彈不得的鏡頭裡打轉?我只知道,愈多人選擇了嗜血的媒體,下一回這樣的照片、這樣的新聞作法就會被複製!有更多家庭的餐桌上會出現令大人不舒服、兒童亦不宜的災難照片、有更多家屬會傷上加傷!

而當我們不經意地用重鹹媒體餵養下一代,又怎能怪孩子成長以後,面對社會上發生的暴力血腥事件、天災人禍表現得冷漠以對?畢竟,別人家的悲劇赤裸裸被演化成「堂而皇之、明目張膽」的商業消費,是他們自幼就習慣了的口味。
被媒體慢性殺害的,絕對不止發生事端的傷家,也是我們下一代的心靈。

媒體如此消費邵女士和她的家屬,以「新聞自由」之名侵害傷家隱私與人權,除了一窩峰追趕報導外,這一回同樣沒有衍生足夠的深度,來全面探討國內因意外傷害事件導致的重傷或死亡問題的法制面、醫療面、社福面的完整報導,媒體客觀、中道、關懷、深入的力量,還是令人嘆息地沒有完全展現。

當然,沒有展現的還包括閱聽人的力量,觀看這一則新聞時,是否向孩子解說乘車及駕駛的安全守則、是否與孩子討論創傷家庭的應變、媒體內容的適當性,或孩子觀看當時的感受?如果都付之闕如,一則名人車禍的新聞對下一代到底意義何在?

倘若關心媒體素養的民眾不願再沈默、再縱容下去,應當積極地打電話向播出不當新聞的電視台抗議、拒買噬血日報、甚至拒絕購買刊播該時段或版面的廣告商產品,以後如果刊出、播出殘忍照片,或拍攝逼迫災難、傷患家屬的不當新聞,就出現報紙整天滯銷、電子媒體受到大批民眾嚴正電話抗議,廣告商產品被消費者抵制的狀況,媒體還會不知反省導正、還會不明白社會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嗎?

雖然以八卦著稱的某日報,日前已為不當刊登邵女士殘忍照片,破天荒地出面道歉了,但噬血風格是否導正尚待觀察,在此之前,檢討媒體也應當檢討我們自己,因為,有什麼樣的閱聽人,就有什麼樣的媒體;有什麼樣的媒體,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閱聽大眾的十塊錢銅板,主宰媒體的尺度;大人的選擇,決定孩子的視野,也決定我們身處的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