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4月4日 星期三
題目:參觀展覽應有的禮儀
主持人: 張慧心
來賓姓名:導覽專家曾淑芸
博物院舉辦的每一次大展,曾淑芸都要講解將近100場,可是她從未因介紹同樣的文物而感到厭倦,因為在不同的觀眾面前,她會找到不同的感覺。
在文化程度較高的觀眾前,曾淑芸會是博聞強記的學者,把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的史實進行跨越時空的比較;面對低齡幼童,則像個幼兒園阿姨,輕快活潑的語言深入淺出;而曾淑芸留學日本時掌握的純熟日語,更讓她的導覽受到外籍遊客的稱讚。
「聽我講解,那是『內行看熱鬧,外行看門道』。」快人快語的曾淑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希望用比喻的方式、生活化的語言把展品介紹給觀眾,讓人們更喜歡來博物館。」
讓外行從靜態的歷史文物中看出門道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儘管畢業於臺大歷史繫的曾淑芸有紮實的文史功底,但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義務導覽,還需經過繫統培訓和嚴格考試。為取得這次大展的導覽資格,曾淑芸不僅認真聽了院方主辦的20堂培訓課,還多次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把那些晦澀的專業術語,活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認真和努力,使曾淑芸成為博物院300位志工中的佼佼者。
身為全職太太,44歲的曾淑芸既要操心丈夫和3個孩子的生活,更肩負著教育孩子的重任。但這一切並不妨礙她從事義務工作。在15年的志工生涯中,她以前多是在醫院服務,最近幾年纔迷上博物館的導覽:「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充實了自己,還明顯恢復了年輕時的記憶力,一舉多得呢。」
曾淑芸的丈夫對太太出來做志工非常支持,並當著記者的面誇獎她:「工作使她更愛讀書,聽音樂也由流行歌曲轉為古典音樂,整個人變得更有品味了。」
成為義務導覽後,曾淑芸就沒有了節假日的概念。隻要展覽需要,她就會出現在觀眾面前。她戲稱自己從「日(語)導」變成了「日(每天)導」。雖然院方隻要求志工每週來滿4小時即可,但由於還兼任歷史博物館和市立美術館的義務導覽,曾淑芸幾乎每天都在工作,時間少則2小時,多則6、7個小時。
為何對博物院工作表現出如此熱情?這在相當程度上歸因於曾淑芸對中華文明
與歷史的癡迷和熱愛。她說,「雖然我一直沒有機會到大陸去親身感受,但我從讀書時就將中國的歷史地理爛熟於心。看到長城、大雁塔的圖片,我都會激動無比,甚至淚流滿面。」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