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題目:養兒育女甘苦談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親子作家鍾信仁
家,學習生活智慧的好地方
【文/柯華葳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我有個學生常把「不會做家事」掛嘴邊,起先我以為她想學,但後來幾次聽她說「不會做家事」時,發現她有點「炫耀」的意味。因為她說:「不會做家事,還不是有很多人追,而且他們都知道我不會做家事。」還說:「男朋友幫我切水果,不像媽媽切的樣子,我就不吃。」聽到這些說法,我有點挫折。什麼時候,生活智慧變成了被小看的能力?
生活智慧是由經驗累積而來
生活智慧不同於從學校學到的學科知識,它是隨手拈來,累積經驗而成,而且富於彈性的。我聽幼兒園老師提過,有的孩子拒絕以衛生紙擦鼻涕,因為他認為衛生紙是擦屁股的。有的孩子不能忍受用菜刀切水果,覺得會有菜的味道。不論是改變自己的習慣,使自己有彈性,或是找出辦法使水果沒有菜味的方法,都需要在生活中磨出經驗去面對。
孩子在家中處處是學習機會
孩子學會辨認襪子正反面,也是基本的生活能力。
我的想法是,培養生活智慧的機會在家中唾手可得,放棄了多可惜。許多媽媽說,小孩做不好、洗不乾淨,可能要重做;媽媽自己洗自己做,又快又好。但若是平常趕著上班,或許時間不夠慢慢培養,然而週末呢?如果大家不外出、不外食,就在家中一起做做家事;若是上市場採購,跟孩子聊一聊你選購食品或物品的標準。這樣,孩子就在學習了!
小心生活太便利而少了磨練
目前生活中有許多的方便,可能也讓我們失去一些生活智慧。例如,隨時都可以去24小時便利商店,會不會剝奪了事前計畫以及忍耐的磨練?沒有24小時便利商店時,孩子可能需要「先」想到要什麼,先準備好,當下沒有,就必須忍耐等明天再買。
引導孩子,並記得多讚美他
你希望孩子日後能獨力在生活中做些事嗎?例如:洗碗、掃地、用洗衣機洗衣服等。他會學到責任、懂得安排事情嗎?例如:他知不知道怎麼把垃圾包裝起來,不露出「內餡」,放在垃圾集中處?請給孩子多一點學習機會,做完家事,也記得讚美,這樣,他會再到你身邊來幫忙,生活智慧就在這裡生根萌芽。
【詳細內容請看《學前教育雜誌》2008年9月號】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訪談題綱:
1.新生兒出生率像溜滑梯,是否「養兒育女」真的是件苦差事?
2.台灣男女出生比為110:100,現代人是否還有「生兒比生女好」的觀念?
3.傳統認為兒子要繼承家業、傳宗接代、光耀門楣?是否教養方式因而不同?
4.傳統認為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是否因此教養方式不同?
5.生活在21世紀,兩性都應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特質?
6.有人說:現代養兒無法「防老」,只有積穀才能「防饑」,應如何看此問題?
7.鼓勵年輕人樂於當父母,政府及社會應營造什麼有利環境增加誘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