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題目:要晚餐不要夜輔
主持人:張慧心
來賓:台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李正三、理事劉武政、監事王叢桂

全國家長聯盟在五月十五「國際家庭日」推動「孩子回家吃晚餐」運動,希望孩子的晚餐不要都在安親班或補習班度過,能與父母一起用餐,享受親子相處的時間。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感嘆「很諷刺的是,許多家長都想參加活動,卻卡在小孩周六要上補習班或才藝班。」謝國清說,小孩不能回家吃晚餐,很大原因是升學壓力,「如果制度不改,光要求小孩回家吃晚餐也沒用。」全家盟正以問卷了解家長對免試升學等教育改革的意見,計畫在今年八月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
個人認為上述的說法並不周延,制度不管好壞,得以維持不墜,是社會對其功能有共識。華人地區升學制度的維持在於家長與教師都有「功利教育價值觀」,認為教育可以帶來成就與尊榮。

文化在我們潛意識中灌輸的功利教育價值觀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由於華人社會重視身份地位,上下尊卑,我們希望孩子當人上人,不要他們當人下人。因此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從出生前胎教開始,我們將孩子逼上一條不歸路,家長與教師聯手打造了只有上名校取得高學歷人生才有希望。一個中學中可能只有數十個人可以進名校,但是要全校人數百到上千人陪他們玩每天考到爆的競爭遊戲,這種荒謬不合邏輯的制度便在家長與教師的共識下得以延續。
如果我們環顧周遭,會發現用心生活,努力認真的人不一定有名校學位,名校也不保證成功,近年來,多元化成功的典範也一再被報導,但是多數家長仍舊期望孩子進名校。

因此免試升學對台灣的孩子幫助不大。當初教改為了降低升學壓力,提出廣設高中大學的概念,然而多數家長仍舊期望孩子進入明星高中與大學,雖然高中大學數量增加了,也提出難度比較合理,也比較符合高中大學入學資格檢定的學測,但是因為家長與教師的名校價值觀念,驅使學生仍舊為了少數的名校競爭,因此保留了高難度的指定考試,聯考又借屍還魂了,多元入學與指考使補習班更加興盛。

最近北歐諸國尤其是芬蘭的教育制度讓台灣許多家長與孩子羨慕,多元化與自主性的學習,讓貧瘠的國家擁有創意的人才庫,也讓孩子願意終身學習,然而芬蘭的制度是模仿不來的,因為芬蘭的基本價值觀是平權平等,工作職位沒有高下,念大學是個人的選擇,學歷高低不代表你的價值,在這種尊重個體獨特性與平權的社會,家長才可能支持孩子的各種選擇。台灣的家長敢放心讓子女自主選擇嗎?個人認為要修改教育制度,其實是要改變家長與教師的價值觀念,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行動小組建議具體作法如下:

行動研究方案

一、向教育當局(教育部),爭取經費,在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時辦理「讓孩子回家吃晚飯:教師成長營」,在各校家長會活動辦理「讓孩子回家吃晚飯:家長成長營」。(爭取教育部經費的主要原因是,中學教育系統才會接納這個運動)
二、「讓孩子回家吃晚飯:教師家長成長營」以活動及分享為主,邀請多元發展的人才分享成功經驗,例如:吳祥輝(拒絕聯考,自主有成)可以經由介紹芬蘭教育,刺激教師與家長思考。學學文創的講師(詹偉雄、安郁茜等)都是自力突破僵化教育的典範。(這個步驟的人選很重要,也很難請到這些人,但是家長如果有誠意,或者可以與這些單位配合共同辦活動。
三、經由步驟一與二選擇願意配合的學校,爭取教育部經費試辦「讓孩子回家吃晚飯:拒絕補習與過度考試班」。唯有家長的共識與支持,孩子才可能安心學習,否則同儕都去補習的焦慮會讓家長與孩子無法不參加補習。
四、上述步驟一與二皆可以配合媒體宣傳。但是步驟三務必低調,確保孩子自主學習不受外界打攪。

***【精采節目線上收聽】***
(有效收聽期間為節目現場後60天內)
線上收聽   免費下載視聽軟體Windows Media Player 7.1 (約從第10分鐘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