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期:2014年4月17日

主題:全世界瘋教育,台灣如何逆勢而起

主持人: 常玉慧

連線來賓:洪碧霞教授  台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2009.2012台灣PISA計畫主持人

現場來賓:謝宇程08:30 教育觀察者/教育書籍作者

 

聰明,教得出來嗎﹖

資料來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0708


  英文的「資優」(gifted)本身就意味天賦,是與生俱來的才能,不是努力認真就可以獲致的能力。然而現在世上有幾個國家,幾乎全國的小孩都在努力學習,希望自己能更聰明,聰明的提出詳盡週全的論點,聰明的解決前所未見的難題。

   也就是說,這些孩子努力學習如何思考,如何在變動的未來成功站上浪頭。

    在這些新的教育強國中當學生,會是什麼樣子?

    為了幫下一代尋找解答,本書作者(也是《時代》雜誌記者)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追蹤採訪三名遠赴這些教育強國,體驗當地學校生活一年的美國學生。十五歲的金,辛苦籌募一萬美金後暫別家鄉奧克拉荷馬州,前往芬蘭;十八歲的艾力克,捨棄明尼蘇達州一個富裕市郊的舒適生活,換取在南韓一個蓬勃發展的城市——釜山的生活經驗;十七歲的湯姆,離開賓州一歷史悠久的小鎮,前往夢想國度波蘭。

   透過這三位提供第一手情報的交換學生,加上作者對這些國家教育問題突破性的研究,揭露一個令人吃驚的轉型模式:在幾十年前,這些國家並沒有「聰明」學童。但在這幾十年內他們出現驚人進步,在波蘭與芬蘭,我們看到學校教育轉趨嚴格,老師是篩選出來的菁英,得到優厚待遇;父母陪伴孩子學習,當孩子的人生教練;這三國的學生都相信教育會為人生帶來希望,學習動機非常強。

   作者發現,光是問問孩子當天在學校過得如何,並且表現出對孩子學的東西真的很感興趣,就能讓孩子在PISA表現較好。也就是說,和孩子認真討論書中內容,會比稱讚孩子看完一本書更有用。本書是報導文學的傑作,清楚說明了在迅速變遷世界中如何養成能力、逆勢而起的真實案例。

 

前言----難解之謎    / 文-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

  長期來看,美國的表現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原來這種情況是特例。看看芬蘭!芬蘭從敬陪末座到急起直追,最後在全球名列前茅。而比鄰的挪威又是怎麼一回事?挪威似乎一路下滑至深淵,即使該國幾乎沒有兒童貧窮的問題。還有加拿大,在短時間內從表現平平進步到和日本並駕齊驅。如果教育成果深受文化影響,文化真有可能大幅變革,而且是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改變嗎?

  全球來看,各國學童的程度呈現上下起伏波動,有時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就有極大改變,這樣的情況令人費解,但同時也讓人燃起希望。先前我在華盛頓特區碰見的謎題,若由全球的角度探討,就更加耐人尋味。

  大多數國家都未能將全國學童的學業能力提升到很高的程度,甚至就連享有較多學習優勢的那群學生,程度都大不相同。和大部分國家相比,美國的表現普通,並不是特別好或特別差。但綜觀各大洲,真的就有那少數幾個國家,學童的進步幅度之大讓人難以置信。在那些國家,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在數學、科學,以及閱讀項目具備批判思考能力。他們並非只是背誦知識;他們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和適應變遷。這代表,他們正培養生存在現代經濟體制的必備能力。

 

<訪問大綱>

連線洪教授

1、一度熱門的pisa現在台灣似乎沉寂了一些,在國際教育界和之前也一樣活躍?

2測驗項目及其代表意義?

3教育相關測驗在全世界及台灣施行簡要狀況與您認為的未來趨勢?

4何種學習者適合參與pisa測驗?

5曾經決定被台灣12年國教的特招採納,後來為何停止?

 

 

訪問謝先生

1、《時代》雜誌記者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追蹤採訪三名遠赴教育強國,體驗當地學校生活的美國學生。十五歲的金暫別家鄉奧克拉荷馬州,前往芬蘭;十八歲的艾力克,捨棄明尼蘇達州富裕生活,換取在南韓釜山的生活經驗;十七歲的湯姆,離開賓州小鎮,前往夢想國度波蘭。他們在這三個國家的收穫?

2、對於所謂腦力強國教育之道,記者本身的觀察?

3.從這位記者實際的報導和你自己學習經驗,異國交換學習的一年值得爭取?

4.一直以來你對教育有認真又深入的觀察,你認為學習要有效關鍵因素在哪裡

5.美國一些媒體認為應當推動比目前更嚴格的教育,此類建議與目前台灣從一元走向適性多元是相反的,你的觀察?

6.聰明真的可以教得出來?請提供「向強國學習教育之道」你的2-3分鐘結語。

 

線上收聽: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entsra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